利用周末集中精力把持续了10来天的《英语教学论》一书的定稿工作最终完成,草拟了一篇前言,算是对写作工作的一个交代说明。新教材要明年才能出版,先晒晒前言,也算是做个宣传。
《英语教学论》(第二版)前
言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为人类带来了丰富的经验,而中华文明的发展也需要借鉴世界的经验。英语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让中华文明更加了解世界文明,让世界文明更加了解中华文明。是然,英语教育之于中国的发展非常重要。而迄今我国的英语教育还不能适应国家社会对于英语教育的需要,探寻更富有成效的英语教育路径与方法是时代赋予我们英语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为此,我们组织编写了本教材。
本书是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育本科专业的“英语教学论”课程的教材,也适用于在职教师的培训。
本教材基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指导精神,把握先进的外语教学思想,继承我国外语教学优秀传统,体现外语教育的发展方向。
本教材的内容全面体现实践性,包括了大量案例,理论介绍也从实践需求出发、从实践的理论运用出发。
本教材突出可教学性(teachability)与可学习性(learnability),全书按照18周的实际教学安排为18章,每一节都专设“学习目标”专栏,需要突出的重点内容和学习要点用蓝色文字标注。对于理解有困难的内容,辅助于图表形式帮助学习。
本教材本章节都包括五个部分:【思考】,这一部分约200字,从教学案例或教学思考提出问题。【学习】,这一部分先列出本节学习目标,然后呈现本节内容。内容目次清晰,运用图表帮助讲解。每页都有Side
Notes提示重要观点,或者思考问题,尤其要注意引导读者反思常见问题,包括自己英语学习和教学中的问题。【实践】,这一部分呈现实践分析活动,活动提供参考答案。然后由【本章小结】,这一部分不超过1000字。最后是【进一步阅读建议】。
本教材主编为鲁子问(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北京研究院副院长,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专家组成员);副主编为罗少茜(博士,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王军(教授,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鲁子问设计全书结构,鲁子问、罗少茜、王军对书稿进行初审,鲁子问对全书进行终审,修改和补写了部分章节。
具体编写工作为:第1、6、14、15章由鲁子问教授完成,第2、18章由剑桥大学研究生张荣干完成;第3、4章由王军教授完成;第5、16章由天津师范大学冀小婷副教授完成;第7章由罗少茜教授完成;第8章由陕西师范大学孙晓慧博士完成;第9、10章由吉林师范大学刘慧副教授完成;第11章由温州大学罗晓杰教授完成;第12、17章由首都师范大学徐浩博士完成;由第13章临沂师范学院王晓云副教授完成。内蒙古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武海燕教授参与了本书的讨论工作。
本教材附有光盘,光盘中包括每一章节的思考问题和实践作业的参考答案,以及鲁子问教授的课堂教学案例。
本教材另有英文版,英文版由各章节原作者用英文撰写,Trinity College London的Franks Doogan和Maria
Bjorning Gyde审读定稿。
本教材编写中,很多章节参考和引用了本教材的第一版《新编英语教学论》(鲁子问、王笃勤)的一些内容,特此说明。
鉴于时间仓促等多方面原因,本书肯定还存在很多不足,还有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作者诚此感谢。
鲁子问
2009年8月于北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