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 |
小学英语有效活动教学建议
华中师范大学北京研究院 鲁子问
华中师范大学北京研究院
活动与活动教学
活动是活动主体作用于活动客体的有目的的行为过程。
小学英语学习活动是小学生运用英语、以培养英语学习兴趣和运用能力为目的的行为过程。
小学英语活动教学是以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活动为主体进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活动教学的意义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信,减轻学习焦虑
2.激发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3.在运用英语活动中培养语言能力
4.发展运用交际策略的能力
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包括了有效果(effectiveness)和有效率(efficientness)两个层面,也就是有效教学既强调达到教学效果,又强调在规定的教学时间达到教学这一教学效果,也就是说,教学目标应该是规定教学时间内的教学效果。
有效教学的要素
有效教学首先要求教学目标设计恰当,而教学目标设计又要求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要看教学目标是否合理、科学,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否符合课程改革的理念。
有效教学要求时间等教学资源恰当,英语课堂教学应该有助于学生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达到或超过规定的学习目标。
课堂教学活动的特性
1.活动性:学生不只是听讲,而是参与教学过
2.语言性:以语言为活动的中心
3.运用性:以运用为活动的目的
4.兴趣性:以学生的真实兴趣为活动的设计基础
活动分类(从活动的教学性分类)
情境活动(真实情境,如小组调查、实物问答;模拟情境,如角色扮演、假设语境)
信息活动(从不知到知、从局部到整体)
展现活动(表演、唱歌、陈述、展示)
游玩活动(机会游戏,如掷骰子问答、丢手绢唱歌等;身体游戏,如TPR、Mime
and say. Say and do.等)
活动分类(从教学程序分类)
热身复习活动 Warming-up activities
新语言导入活动 Lead-in activities
新语言呈现活动 Presenting activities
训练巩固活动 Consolidating activities
运用实践活动 Practicing activities
评价活动 Assessment activities
活动分类(学习类活动)
A、知识学习活动: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学习训练,文化知识学习
B、技能学习活动:听力、阅读、口语、写作技能学习训练
C、学习策略学习活动: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学习训练
D、认知学习活动:特征、性质的认知;比较、辨别、分析、归纳等认知活动
活动分类(运用类活动)
运用类的活动即运用任务。
A、日常社会交往活动
B、课堂交往活动
C、创造活动:做风筝,包饺子,制作poster等
D、问题解决活动:解决生活问题、学习问题等
E、形成决定活动:讨论决定去看什么电影,春游带什么食物等
F、信息类任务:提供信息、获取信息、交换信息、查询信息、分析信息
G、愉悦类任务:游戏、欣赏、表演等
活动设计程序
1、分析教学内容,把握真实教学目的(尤其是运用目的)
2、分析教育教学因素(学生、教师、教学条件、教学时间、社会环境等)
3、设计(选择调整、初步设计、尝试并发现问题、调整设计)
4、评估与评价
活动设计要素
1、活动目的:明确指向教育目标和教学目的(特别是运用能力目标),有层次
2、活动程序:清晰,从语言接触、语言操练,再到语言运用,便于操作
3、活动资源:便于获得,成本合理
4、活动内容:符合学生真实兴趣、真实学习机制,针对学习真实困难
5、活动语言:难度合理,有层次差异,学生能够运用,设置了i+1的语言输入
6、活动参与:学生普遍参与,合作完成
7、活动组织:时间合适,活泼有序
8、活动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有效教学技巧
1.尽可能充分全面地了解学生,包括学生不断变化的兴趣特征和心理状态。
2.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学习目标,并向学生清楚地介绍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鼓励和指导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确保综合语言运用目标的实现。
3.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尤其是对有困难的教学内容,尽可能设计能有效降低入门难度、循序渐进提高的教学活动。
4.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困难学生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并尽可能使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兴趣,尤其是运用性任务。
5.使用容易理解的教学语言,不熟悉的教学语言则尽量使用体态语,必要时直接使用汉语。让英语充满每一秒的有效时间,"曲"不离口,大容量的正确输入。
6.在课堂教学中多观察学生的反应,看学生是否理解教学内容,是否能完成教学要求,可以用大量的视觉接触(看)来观察学生,这比使用语言获得反馈要更节约时间。
7.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对不懂的内容提出问题,鼓励参加集体活动。
8.建立友好、融洽的教学氛围,不让任何学生难堪,尤其是有困难的学生和有心理负担的学生。
9.以教学目标为评价标准的依据,建立合理的、有层次的评价体系,使学生清楚了解评价目标,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10.为全体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学习资源,鼓励并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资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使用不同的学习资源。
大班活动教学技巧
原则:差异性、个性化、合作化、具体性
1、提供不同语言层次、不同主题、不同内容、不同方法的活动,供学生选择
2、使每项活动有不同的兴趣点,让每个学生都可能参与
3、鼓励学生进行协作,检查落实到每一个人,鼓励自行组合分组,也允许独立完成
4、允许个性化操作与个性化结果
5、在基本要求之外附加不同的可选择要求,既有横层,也有纵行,形成要求的矩阵
6、允许有不同结果,允许课外完成
活动是活动主体作用于活动客体的有目的的行为过程。
小学英语学习活动是小学生运用英语、以培养英语学习兴趣和运用能力为目的的行为过程。
小学英语活动教学是以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活动为主体进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活动教学的意义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信,减轻学习焦虑
2.激发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3.在运用英语活动中培养语言能力
4.发展运用交际策略的能力
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包括了有效果(effectiveness)和有效率(efficientness)两个层面,也就是有效教学既强调达到教学效果,又强调在规定的教学时间达到教学这一教学效果,也就是说,教学目标应该是规定教学时间内的教学效果。
有效教学的要素
有效教学首先要求教学目标设计恰当,而教学目标设计又要求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要看教学目标是否合理、科学,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否符合课程改革的理念。
有效教学要求时间等教学资源恰当,英语课堂教学应该有助于学生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达到或超过规定的学习目标。
课堂教学活动的特性
1.活动性:学生不只是听讲,而是参与教学过
2.语言性:以语言为活动的中心
3.运用性:以运用为活动的目的
4.兴趣性:以学生的真实兴趣为活动的设计基础
活动分类(从活动的教学性分类)
活动分类(从教学程序分类)
热身复习活动
新语言导入活动
新语言呈现活动
训练巩固活动
运用实践活动
评价活动
活动分类(学习类活动)
A、知识学习活动: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学习训练,文化知识学习
B、技能学习活动:听力、阅读、口语、写作技能学习训练
C、学习策略学习活动: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学习训练
D、认知学习活动:特征、性质的认知;比较、辨别、分析、归纳等认知活动
活动分类(运用类活动)
A、日常社会交往活动
B、课堂交往活动
C、创造活动:做风筝,包饺子,制作poster等
D、问题解决活动:解决生活问题、学习问题等
E、形成决定活动:讨论决定去看什么电影,春游带什么食物等
F、信息类任务:提供信息、获取信息、交换信息、查询信息、分析信息
G、愉悦类任务:游戏、欣赏、表演等
活动设计程序
1、分析教学内容,把握真实教学目的(尤其是运用目的)
2、分析教育教学因素(学生、教师、教学条件、教学时间、社会环境等)
3、设计(选择调整、初步设计、尝试并发现问题、调整设计)
4、评估与评价
活动设计要素
1、活动目的:明确指向教育目标和教学目的(特别是运用能力目标),有层次
2、活动程序:清晰,从语言接触、语言操练,再到语言运用,便于操作
3、活动资源:便于获得,成本合理
4、活动内容:符合学生真实兴趣、真实学习机制,针对学习真实困难
5、活动语言:难度合理,有层次差异,学生能够运用,设置了i+1的语言输入
6、活动参与:学生普遍参与,合作完成
7、活动组织:时间合适,活泼有序
8、活动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有效教学技巧
1.尽可能充分全面地了解学生,包括学生不断变化的兴趣特征和心理状态。
2.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学习目标,并向学生清楚地介绍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鼓励和指导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确保综合语言运用目标的实现。
3.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尤其是对有困难的教学内容,尽可能设计能有效降低入门难度、循序渐进提高的教学活动。
4.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困难学生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并尽可能使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兴趣,尤其是运用性任务。
5.使用容易理解的教学语言,不熟悉的教学语言则尽量使用体态语,必要时直接使用汉语。让英语充满每一秒的有效时间,"曲"不离口,大容量的正确输入。
6.在课堂教学中多观察学生的反应,看学生是否理解教学内容,是否能完成教学要求,可以用大量的视觉接触(看)来观察学生,这比使用语言获得反馈要更节约时间。
7.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对不懂的内容提出问题,鼓励参加集体活动。
8.建立友好、融洽的教学氛围,不让任何学生难堪,尤其是有困难的学生和有心理负担的学生。
9.以教学目标为评价标准的依据,建立合理的、有层次的评价体系,使学生清楚了解评价目标,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10.为全体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学习资源,鼓励并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资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使用不同的学习资源。
大班活动教学技巧
原则:差异性、个性化、合作化、具体性
1、提供不同语言层次、不同主题、不同内容、不同方法的活动,供学生选择
2、使每项活动有不同的兴趣点,让每个学生都可能参与
3、鼓励学生进行协作,检查落实到每一个人,鼓励自行组合分组,也允许独立完成
4、允许个性化操作与个性化结果
5、在基本要求之外附加不同的可选择要求,既有横层,也有纵行,形成要求的矩阵
6、允许有不同结果,允许课外完成
前一篇:鲁子问:如何撰写实验论文
后一篇:鲁子问:小学高年级英语语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