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要有信念的。信念是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是人在自我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信奉的观点,是需要坚守的理念。信念与理想、理念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没有信念,便没有思想,没有主见,没有理想的追求。一个没有信念的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只能像风中芦苇墙上草,没有根基和方向,没有坚持和坚韧,完全听任风吹草动的摆布,听任流言飞语的支配,受制于他人的蛊惑,受制于落后陈腐的思想,丧失自己的处事立场。
教育是一种需要信念的活动,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一个没有信念的教师所从事的教育活动是否还属于教育的范畴,真令人怀疑。教师的信念是教育场景中应该坚守的基本教育观念、教育的思想和教育的理想。人们通常所说的“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实质是指去除或消解教师误以为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去信奉并坚守正确的教育理想与信念。
教师的信念蕴涵着教师的信誓,蕴含着教师的激情。有教育思想,即便是零散的教育看法,并不是一件难事,难就难在要通过抗争来坚守它,承诺它,实践它。是什么因素在干扰着教师的信念,消磨着教师坚守教育信念的意志?是目中无人的教育方式、知识授受主义的教育倾向、功利主义的教育评价、控制主义的教育管理制度的混血儿。
有目共睹的是,当下的教师在夹缝中艰难求生存和发展,谈教育的信念并践履信念何其不易。面对渴求尊重与理解的幼小心灵,面对祈望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稚嫩少年,我们不少的教师怀揣教育良知,艰难地信守着“为每个学生提供一生都值得回味的优质基础教育”的诺言。但总有魔鬼现形,试图泯灭教师的信念。当下的教育,教师的信念模糊了,失落了!与其说“救救孩子”,不如说“救救信念”!教师信念的危机才是教育最深重的危机!
无论是教师,还是校长,拟或教育行政官员、政府部门的官员,以及教育理论工作者,可能都得反思心中的教育信念,召回教育信念。教师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是教师的信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