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兴关于太极拳源流的一篇《序》,对王传蒋、蒋传陈作了具体记述。
全文如下,
具之总角之年,每于读书之暇,即以师学习武术。夫拳勇一道,真传甚稀矣。惟我师蒋先生,为王宗岳门下之高弟子,得内家武当派悟修之真传也。幼时因出天花,为闷痘而毙,弃之于郊野矣。忽被狼将头皮咬破,一痛而苏,一声大哭,将狼惊走。适有邻人由此地经过,闻其哭声甚雄,视之识为蒋氏子也。遂抱之送归其家。但其痘周诌皆出满矣。从此痊愈,惟头皮半边成一大疤,故后人皆称先生为“疤头”焉。名满海内,凡善拳勇者,无不拜服也。
余在先生门下,学艺廿载,蒙恩师教诲,技艺尽授于我矣。吾夫子幼年,亦练少林外家拳棒。于乾隆初年夏间,在庙会上,同众人围场操演拳术。忽见场外有二客牵马立观。其中有一客,年纪稍长者,对操演拳棒诸人,似有菲薄之意,又似有怜惜之情形。
先生正在凝想之际,有同窗学友将先生引至无人之处,告之云:“适才牵马二人甚为赞美先生,并云:‘可惜此子未得真传,若在吾兄门下,不出十年,学必能成名于天下。’”
先生闻此语,知二客实为练艺之高人,必有惊人绝技在身。因尾随之,行至无人之处,跪而求之:“愿吾师垂悯愚诚,收在门下,弟子愿受教诲。”二客笑曰:
“童子谬矣,苦二人不通技艺,岂能教诲尔耶?”先生长跪不起,一再恳求,至于泣下。一客赞之云,“不料尔乃幼童,竟灵敏若此,实属可喜可爱之至。”乃向年长之人云:“此子真诚之至,吾兄何妨收此子于门下,而教诲之?以弟观察,将来能代吾辈传授技业者,此子定能胜任也。”年长者似有许可之意,便向先生云,“童子尔既决心从吾学艺,可于下月某日午时,在此垂杨柳下侯吾兄弟可也。”言讫,二客遂乘马而去。
先生于所约之日,五更即至其地敬侯。正午,方见二客乘马而来。见先生正在道旁敬立恭候。笑曰:“童子果不失信,在此等侯多时矣乎!”先生笑曰:“弟子在鸡鸣时即来此敬侯吾师矣。”二客嘉云:“孺子可教也。由此吾知童子尊师重道信念之坚诚矣。倘余再推辞,是负英才也。今即拜吾为师,从吾学艺,保尔十年之内,定能成功。”先生遂请二客至其家拜师焉。方知二客年长者为山右王宗岳先生,稍次者,乃江南甘凤池先生也。二公皆为当代高人,名震寰宇之士。
吾师从太夫子王宗岳先生学艺十戴,尽得内家真传,又得甘凤池、张风仪二先生传授,遂练成绝技,无敌于天下,为侠中之高人。
兴从吾师,学习太极拳术各层功夫,并各般枪法,刀法、剑法,及内功练气诸法。不但为武术之正宗,实为修身养气之至宝也。余今代师传艺,兹将吾师之颠末笔之于书,使后学者,知本门拳术之渊源。一览此序,即知河南温州派,自蒋氏始。庶乎可报吾师们教诲深思于万一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