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张三丰为祖师证据

标签:
健康体育文化 |
分类: 太极杂说 |

原碑文:
重修丰真殿记
北平西便门外里许白云观 有丰真殿焉 殿奉三丰祖师塑像
祖师姓张氏 名君实 一名全一 三丰其号也 相传为宋时人 或曰元末人 尝游武当 结草庐以居 创内家拳凡十三式 世所传太极拳者也
本社同志景行私淑 亦既有年 每以殿庑失修 风雨剥蝕 深虑日就颓圮 乃请诸本社导师浙江国术馆教务长杨澄甫先生为之计 澄师毅然以募捐自任 醵有成数 遂鸠工庀材 旧者新之 缺者补之 神灵之所凭依者 整饰之 庙皃嵯峨 歘还旧观 其对宇儒仙殿 设沈万三像 以其尝受度于祖师 故并修之
昌黎有言 莫为之前 虽美而弗彰 莫为之后 虽盛而弗传 我三丰祖师 手创太极拳 递相传受 以迄我澄甫导师 大河南北 学者从之 则斯殿复兴 盖犹木本水源之意也
工既成 爰记其缘起与捐资姓名 并刻于石
中华民国二十有一年五月
北平太极拳研究社 敬立
碑文后面刻有捐款者的姓名和钱数,我们看到杨式三、四代传人和学员弟子的名字。其中有其亲近和著名的杨式传人。这里重点提及叶大密,陈微明(陈微明作为晚清翰林学士,从京城隐归上海,以教拳自乐,创立致柔拳社。这里不做探讨)是竭力主张武当张三丰是太极拳祖师的信奉者和践行者。他们对老庄思想、道家文化,仙家丹道和道教功法是有充分认识的。他们在上海的拳馆都是奉张三丰为祖师而侍奉香火和节日盛典的。这块碑文是重要的历史资料,说明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太极拳的热潮达到顶峰,各种趋名逐利的粉墨登场,宗教化行为在文化旗帜下,挥舞在前。我们透过现象反思本质和原因:一方面内家拳及太极拳与传统道家丹功修炼有千丝万缕的关联,另一方面此前人们信仰和传说张三丰的基础影响在武林中传播开来,一代一代的传说不是空穴来风,必有其基础和理由。即便是民间信仰和树立行业祖师的习俗,尊内家拳而闻名的张三丰是有说法和依据的。这个碑文所表现和涉及的信息量很多,对我们研究同时代北京太极拳状况有参考。一是证明在杨澄甫时期,杨家对太极拳祖师是尊重和认同的。正如后来的吴家和杨式后传人,均以张三丰祖师五月二十生日加以祭祀一样(有的以农历四月初九为诞)。如郑曼清在台湾的拳场,当时是陈微明、叶大密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此资料对太极拳界朋友有研究价值。北京白云观的现在的三官殿就是过去的“丰真殿”,在中轴线开进前边东殿,据《白云观志》记载和现在介绍牌也说明,设置奉祀“通微显化张三丰真人”神像的殿堂。后因动乱变化等,加之此碑刻时间不长,殿堂周边没有原物。我们从拓片碑文所载的信息,不言而喻。我们透过叶大密的收藏意图、宗教情感,信仰和尊重张三丰的举动,可以看出他的自信、认同和倾向。
叶大密在“十里洋场”的上海滩开宗立派,是武当拳在上海滩划时代的意义和公开正名标志。在公元1926年11月11日,当时中华民国政府的国庆纪念日的“双十”日后的一个月,正式成立“武当太极拳社”,挂牌典礼。
前一篇:杨志芳说陈长兴的老师是蒋发
后一篇:尊武拜张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