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古代都认张三丰为太极拳祖师

(2023-01-29 10:29:46)
标签:

健康

教育

体育

分类: 太极杂说
1、黄宗羲于康熙八年(1669年)所写的《王征南墓志铭》:“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以乘之。所谓内家拳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外家,盖起于宋之张三丰。三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进,夜梦元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
2、 康熙十五年(1676年),黄百家的《内家拳法》说:“自外家至少林,其术精矣;张三丰精于少林,复从而翻之,是名内家。”

2、 民国六年(1917年),陆师通《北拳汇编》:“三丰本少林大弟子。”

3、 民国十三年(1924年)孙禄堂《太极拳学》:“元顺帝时,张三丰先生修道于武当,见修丹之士,兼练拳术者,后天乏力,用之过当,不能得其中和之气,以致伤丹而损元,故遵前二经(《洗髓经》和《易筋经》—笔者注)之义,用周太极之形,取河洛之理先后易之数,顺其理之自然,作太极拳。”

4、 民国十六年(1927年)陈微明《太极剑》附录:“太极拳为武当嫡派,乃张三丰祖师因观鹊蛇之斗,忽有会心,发明此拳。盖恐修道之士,静坐功深,血脉有凝滞之患,山行野宿,突然有野兽之厄,是以观鹊蛇之斗智,仿禽兽之飞跃,法天地自然之理,参太极阴阳之秘,创此太极拳,以传修道之士。”

5、 民国十九年(1930年)凌善清《形意五行拳图说》:“北宋时,有张三丰者,隐武当为 黄冠,究心达摩之术若干年,得其玄奥,乃尽弃少林之成法,而一以练气为主,有从者,即授以形意拳,以为练习之初步。成效既著,学者蜂起,世人遂名之曰内家,而称少林为外家,而形意一拳,至是专为内家所专有矣。”

6、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中央国术馆六周年纪念特刊》载有一文《太极八卦考》(未署名)中说,“太极、八卦皆为张三丰一人所发明,即武当剑术,亦完全由太极八卦所化出。”该文还煞有介事地例数了张三丰所传授的历代传人。到第八代“野鹤道人”(号“避月侠”)传宋得厚(字唯一)、董海川。从而董海川、宋唯一就是八卦掌的第九代传人云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