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无为而坐

(2014-05-27 11:30:00)
标签:

转载

分类: 健身养生
原文地址:无为而坐作者:突围的鱼

近期打坐渐趋佳境,解决了打坐后期心生烦躁的问题。现整理总结如下:

 

1、放松全身,很重要的第一步。在身体没有放松的情况下打坐,不论坐多久都不会有成效。所以在打坐过程中,用在放松上的时间要足够长。

可先从头皮开始放松、然后是耳朵、额头、眉间、鼻子、脸颊、牙齿、嘴唇、舌头、脖子、肩膀、双臂、双手、每根手指、背部、胸部、肚子、大腿、膝盖、小腿、脚腕、脚掌、脚趾,用意念逐步在身体的各个部位上走一遍,意念到哪里放松到哪里。当身体放松时,大脑也会跟着慢慢放松下来,其实这是一个身心的放松过程。(这个步骤和瑜伽的休息放松术相似)

 

这些部位中,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放松部位是舌头和肩膀。平时可以观察下,每当我们焦虑紧张时,哪个部分崩得最紧,这个部位就是放松的重点。我最紧张的地方恰好就是舌头和肩膀,只要这两个地方放松了,全身也跟着放松。同理,检验自己全身是否紧张,只要观察下关键部位就很清楚了。

 

2、不要急于一上座就观察呼吸,甚至直接就数呼吸。在身心放松后,可把注意力放在身体的某个地方,比如心脏、心轮、腹部(但不要放在头部,会引起头痛)。至于呼吸,若隐若现地感知它的存在就可以了。

此时会有妄想杂念不由自主地浮现,不要烦恼,让它去,在一团杂念中保持对呼吸若有若无地感知。

 

渐渐地,你会发现,呼吸越来越明显了,对呼吸的感知越来越清晰,而这种感知是自然地舒适地,旁观者的感知,没有控制的感知,恭喜你,走对路了,现在需要的是继续下去,佳境在前面。

 

在这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呼吸的自然自主,不要去控制它。用“心”去关注,而不是用“脑”去关注。用脑去关注呼吸,结果只会让你疲劳烦躁。

 

以前,接触过圣严法师和南怀瑾先生关于禅修指导方面的书。采用数息的方式,上座后几个深呼吸,接着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数息上。结果妄念是少了,但精神的高度集中产生了疲劳,经常到快结束的时候心生烦躁,呼吸不畅。

 

后来无意中读了台湾.德雄尊者的《入出息念修法管窥》,其中有关于用心和用脑关注呼吸的区别,我才恍然大悟。该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用脑禅修时,一开始就可以将所注意的目标知道得很清楚,目标呈现得很明显,但是会感到心比较浮动,而且注意久了之后,头部会感到不舒服。用心禅修时,一开始只能大槪地知道所注意的目标,目标往往不会马上呈现得很明显,而是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才会慢慢清晰起来。保持用心禅修会使禅修者感到心里很扎实、很舒适,即使禅修了很久的时间,头部也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

 

数息其实就是用脑在关注呼吸,一开始呼吸很清晰,注意力集中,但时间长了,太阳穴绷紧、头部沉重。大脑不知不觉对呼吸进行了控制,最后身心俱疲,心生烦躁。而且由于是用脑在关注,呼吸一直处在粗重的阶段,永远不能到达那种细密绵长的状态。

 

数息可以用来平息纷乱的内心,但不宜持久,注意力提高后,就应该放弃,“用心”去若有若无地关注呼吸,让呼吸自然而舒适。

 

最后一句点题,坐,无为而坐,不要方法。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