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太极精舍
太极精舍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7,150
  • 关注人气:20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男子养生术

(2012-09-19 14:02:52)
标签:

转载

分类: 健身养生
原文地址:男子养生术作者:追逐日出的方向

一、陶弘景的“服气疗病”
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凡人之息,一呼一吸元有此数。欲为长息吐气之法,时寒可吹,时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风,呼以去热,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凡人极者则多嘘呬。道家行气率不欲嘘呬,嘘呬者长息之心也,此男女俱存法,出于仙经。(《养性延命录》)

二、蒲虔贯的导引术

故手足欲时其屈伸,两臂欲左挽右挽如挽弓法,或两手双拓如拓石法,或双拳筑空,或手臂左右前后轻摆,或头项左右顾,或腰胯左右转,时俯时仰,或两手相捉细细捩如洗手法,或两手掌相摩令热,掩目摩面,事闲随意用之,各十数过而已。每日频行,必身轻目明,筋节血脉调畅,饮食易消,无所拥滞。体中小不佳,快为之即解。(旧《保生要录》据《正统道藏·洞神部》节选)
三、刘几的暖外肾术
刘几,洛阳人,登进士高科,善养生,年七十精神不衰,体干轻健,犹剧饮。几婿陈令颇知其术,曰“暖外肾”而已。其法以两手呬而暖之,默坐调息,至于息,两肾融液如泥沦入腰间,此术至妙。几弟忱所言亦如此。临卧时坐于床,垂足解衣,闭气,舌柱上腭,提缩谷道,手摩两肾腧穴各一百二十次,以多为妙,毕即卧,如是三十年,极得力,归廪老人,老人行之,旬日云,真足奇妙。亦于亲旧中笃信者言之,皆得效。(《清寝斋心赏编》)
四、《金丹秘诀》的固精法
金丹秘诀》曰:一擦一兜,左右换手,九九之功,真阳不走,戌亥之时,阴旺阳衰之候,一手兜外肾,一手擦脐下,左右换手,各八十一,半月精固,久而弥佳。(《勿药元诠》)
五、李梃治遗精法

治遗精泄泻,以手兜托外肾,一手摩擦脐轮,左有轮换,久久擦之,不惟可以止精愈泻,且可以暖中寒,补下元,退虚潮(热)。无是病者,每早临起亦可行之,更擦肾腧胸前胁下中腔涌泉,但有心窝忌擦。(《医学入门》)

六,逍遥子梦失封全柜法
欲动则火炽,火炽则神疲,神疲则精滑而梦失也。寤寐时调息思神,以左手搓脐二七,右手亦然,复以两手搓胁腹,摆摇七次,咽气纳于丹田,握固良久乃止,屈足侧卧,永无走失。逍遥子云:精滑神疲欲火攻,梦中遗失致伤生,搓摩有法君须记,绝欲除贪是上乘。(《丛书集成·逍遥子导引诀》)

七、逍遥子形衰守玉关法
百虑感中,万事劳形所以衰也。返老还童非金丹不可。然金丹岂易得哉!善摄生者,行住坐卧,一意不散,固守丹田,默运神气,冲透三关,自然生精生气,则形可以壮,老可以耐矣。逍遥子云:却老扶衰别有方,不须身外觅阴阳,玉关谨守常渊默,气足神全寿更康。(《丛书集成·逍遥子导引诀》)
八、十二段锦
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微摆撼天柱,赤龙搅水津。鼓漱三十六,神水满口匀。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叉手双虚托,低头攀足频,以候神水至,再漱再吞津。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咽下汩汩响,百脉自调匀。河车搬运毕,想发火烧身。旧名八段锦,子后午前行。勤行无间断,万病化为尘。(《卫生要术》)

九、徐春甫的按摩法
按摩者,开关利气之道,自外而内达者也。故医家行之,以佐宣通;而摄生者贵之,以泄壅滞。
作时先将两手摩热,然后以掌摩拭面目,高下随形,皆使极匝①,如此兰五过②,却度手于项及两鬓,更头发如栉头③之状,亦数十过。令人面有光泽,皱斑不生,发不白,脉不浮外,人行五年不辍④,色如少女。
凡人小有不快,即须按摩。按擦,令百节用力,泄其邪气。凡人无问无事有事,须日要一度。令人自首至足,但系关节处用手按擦各数十次……先百会穴,次头四周,次两眉外,次日眦⑤,次鼻准⑥,次两耳孔及耳后,皆按之。次风池⑦,次项左右,皆擦之。次两肩押,次背骨缝,次腕,次手十指,皆捻之。次脊背,或按之,或捶震之,次腰及肾堂皆搓之。次胸乳,次腹,皆揉之无数。次骨捶之,次两膝,次小腿,次足踝,次十趾,次足心,皆两手捻之。若常能行之,则风气时去,不注胰理,是谓“泄风”。又常向肾堂及两足心,临卧时令童子用手搓摩,各以热透表里为度。摩肾堂热,则肾气透而易于生精。摩足心热,则涌泉穴透而血不滞。(《古今医统大全》)
十、黄退庵动静养生法

世间物,龟静则寿,蟾蜍亦静而寿。鹿动而寿,猿亦动而寿。盖龟与蟾蜍能服气,鹿与猿得良草美果,更逍遥于山林,故皆获永年也……前人多称人能静默必长寿,其理果然。有要动者亦长寿,要知动静于人,不可勉强。喜静则静,喜
①匝:一周或一圈之意。
②过:遍,次。
③栉头:柿,梳子、篦子的通称。栉头即梳头。
④辍:停止之意。
⑤目眦:眼角。⑥鼻准:鼻头。

⑦风池:穴位名,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外各0.5寸。动则动,动中思静,静中思动,皆人之常情也。更如静中亦动,观书;动中亦静,垂钓。无论动静,总归于自然,心情开旷则谓之养生可也。若心情不开旷,静亦不足,动亦不足。最静之人,食后亦宜散步,以舒调气血;好处之人,亦宜默坐片时,以凝形神。如此,虽不服气,不居山林,亦往往能至大年。(《友渔斋医话》)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