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因人而神秘:嫦娥一号与NOKIA N8引来的思考
(2010-08-24 13:46:35)
标签:
娱乐 |
分类: 光光之综合杂谈 |
今天早看了BBC的最新报道,说的是现代版太空竞赛已经在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之间展开,这三个国家现在都有把无人探测器送上月球的计划,都希望抢在其他国家的前面。经过数月的协商,俄罗斯和印度目前已经开始联合进行一项探月任务,这项任务打算在2013年,也就是在中国发射“嫦娥三号”飞船的那一年,把一辆4轮月球车送上月球。而据中国“卫星之父”孙家栋院士介绍,“嫦娥二号”有望今年年底前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120小时直飞月球。
这些消息都令人振奋,我们国家终于有实力参与登月竞赛了,这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国人扬眉吐气。但我仍牵挂着“嫦娥一号”。“嫦娥一号”早在去年3月1日16时13分,便在地面人员的控制下成功地撞击了月球,完成了探月使命,我国实施的这项工程也因此有了一个比较圆满的结果。
我之所以用了“比较”这个词,是因为我对“嫦娥一号”还有更多的期待,我不希望这项浩大的工程走上和我们的其他许多科研工程一样的命运----项目验收后便石沉大海,再也没有人提及。
但一个令人遗憾的事实是,“嫦娥一号”从2007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至今,将近三年时间过去了,除了发射全程直播外,在其他时间里,我们只听到关于“嫦娥一号”零零碎碎的报道,似乎一切仍是神神秘秘。我们国家有很多科普报刊,在成功发射后,有哪家报刊对“嫦娥一号”进行过全面深入的报道?“嫦娥一号”究竟取得了哪些成就?对在探月领域有了哪些重大发现?我们至今没有详细的报道,甚至连“嫦娥一号”拍摄的月球照片都很少公开。
对“嫦娥一号”的核心技术保密,全国人民绝对理解。但我们发射“嫦娥一号”的目的何在?不就是为了探索月球吗?不就是为以后登月铺路吗?在这个过程中,总有一些或大或小的发现吧?就算没有重大发现,单是地面人员控制“嫦娥一号”绕月飞行一事,也会有很多国人乃至世人感兴趣的故事,这些故事并不涉及机密,反而是最佳的宣传爱国主义、增加民族自豪感的素材,我们没有必要遮遮掩掩的,搞得如此神秘。
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向美国宇航局学习。人家不担心泄密吗?当然也担心,但只要相关部门严格把关,有所取舍,只将适合公开的探索内情、照片公开,这样做不仅普及了科学知识,也算是对纳税人一个交待:我们花了那么多钱,我们都做了些什么?公众透过这些内情、照片对探索工程有所了解,也就知道了科学探索的重大意义,从而爱上科学,支持科学探索。
其实不光美国宇航局,一些科技公司在“保密与公开”上的做法也值得称道。最近几年,国际知名的科技公司竞争越来越激烈,现在已经不只是拼服务,重要的是拼技术,看谁的产品技术含量更高。所以各大公司采用“盯人”战术,看对手打出什么样的科技牌。而对自己手中的牌百般保密,大玩神秘。
比如诺基亚,全球手机的老大,目前同样面临其他手机厂商的严峻挑战。前一段时间,诺基亚摆出“放马过来”的姿势,任凭其他厂商推出科技含量极高的智能手机,我自按兵不动。与此同时,诺基亚却放出风声:诺基亚新机皇---智能触屏手机-N8即将上市!
有意思的是,N8早在今年4月27日便在全球同步发布,如今4个月过去了,“诺迷”们却连N8的影子都没有见到。它究竟是一款怎样的智能手机?它的科技含量究竟有多大?对于这些疑问,诺基亚发动了一起神秘的”创熠发布会”(www.nokia.com.cn/n8/event),填写一个汉字,就有机会赢得N8手机!,面对广大网友,征集”#科技因人而#...”的答案,已经有超过40万人参与,对于科技的认知,真是千奇百怪。而一款产品,如何满足不同的用户,如何更好的诠释“科技”也将随着8月25日N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