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死脑筋的人未必值得同情

(2021-12-12 12:29:48)
分类: 人生选择


 

    最近看到有人转发的如下一个微博,感觉挺悲哀的。

 死脑筋的人未必值得同情


 

虽然目前的中国处于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但恐怕从大禹治水到未来好几百年,绝大多数人出生的时候手上都不会是一副好牌。对于目前人均GDP刚刚达到1万美元,人均存款大概只有5万元人民币,6亿人月收入不到1000元,人均月收入不到5000的,多数人从未坐过飞机的普通的中国人必须努力奋斗,聪明、科学、巧妙地利用好自己手中有限的资源,过好自己的日子,为子女打下一个较好的奋斗基础,最好上升一个或以上的阶层。

同样有限的比较烂的资源,合理的运用,效果就大不了样。早在2000多年前,齐国大将田忌就作了一相榜样,明明马不如齐王的马,但还能在比赛中获胜。人一定要多学习,勤用脑子,哪怕一时没有妙计解决自己的问题,起码能大幅提高未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就以上这个小伙子来说,他至少有3个选择可以极大地改善自己的生活:

一是将妈妈手上几十亩地流转出去。一个60多岁的农村老太太,一个种几十亩地,如果不能机械化耕种,在农村雇人成本大幅上升的情况下,种地是根本没有前途的。如果玉米价格稍微跌一点,化肥价格稍微涨一点,可能就不是一年收入2万元,而是亏损2万甚至5万元。即使一年能稳定地收入2万元,对于一个60多岁的老太太,她损失了多少健康资源?劳累必然损失健康,种下重病的隐患,这种钱挣得完全没有意义。因为没有提到具体的数字,假设是30亩,把土地流转出去,一亩地50元,则一年轻松坐收1.5万元,这是不需要付出任何辛劳的。

二是自购车辆,而不是租用。这个小伙子说1年收入5万元,应该是净收入,即扣除车辆的租赁费用,房租,餐饮等支出后的净储蓄。车辆的租凭费是4800一个月,一年就是57600,居然超过一年辛劳的净储蓄。也就是他这个人的价值不如一辆车。当然北京车辆是限量供应的,不是想买车就可以买的。但现实就是一半的收入被人剥削走了,为什么非要一根筋地在北京做这种营生?就不能去其他城市吗?外地人在北京打工,就是挣钱,不要幻想其他的东西。这样只需要盯住北京谋生的核心:净收入。正常人应该是扬长避短,而不是主动给自己套一个付费的枷锁。

三是早日离开一线城市,在成为被用光电量被扔掉的人肉电池前止损。对于一线城市,不少人的脑子扔停留在15年前。普通人在一线城市肯定是没有希望的,不可能留下来。京沪的长期人口数量的规划,根本没打算把外来的年轻人留下来,中低端劳动力,他们的使命就是把自己最有价值的年华在一线城市耗个大半后被迫离开,在这个过程中,为一线城市的居民提供房租这种财产性收入。好像不久前深圳某大楼上打出“我 红色心形 SZ”的图案,但很快就撤下来,据说是有人把“我爱深圳”的本意,理解成“我爱收租”。在一线城市的外来人,要充分了解现实,不能自我欺骗,以为城市和社会能在某一天解决自己在当地安家的需求。

死脑筋的人未必值得同情

这个小伙子说自己一个月挣5万都够呛,把自己的妈妈扔在老家不管,也基本没有可能找到女朋友。但同样我所在的东北县城,送餐的骑手,快递员,月收入是6000元,当地房价每平方米4000甚至3000。这个小伙子如果到这样的小城市,做送餐或是快递,1天的工作时间应该是10小时,而不是北京的16小时,1个月的储蓄可以买1平方米的房子。干个两三年,加上储蓄,贷个款,两居室的房子就能搞定,1天只工作10小时或更少,就可以有交际,找女朋友也不会是幻想。中国这样的小县城其实并不在少数。当然有很多人不喜欢送餐快递这种工作。好在现在中国对有点技术的蓝领工人越来越好,不少城市有点技术的工人,老板要把他们当老爷一样供着,而这些技术却并不难学。

所以这个人日子过成这样,没有未来,完全是自己死脑筋,不擅长科学配置自己的资源,反而主动往坑里跳,还不想出来。

一线城市的迷信早就该打破了。一线城市对外来人的大门基本已经关上了,一线城市的居民未必过得轻松幸福。北京远郊区,平谷,顺义,门头沟之类的地方,据说高考难得有一个考得上北清的,考上211都非常困难,但他们难道不是北京人?一线城市高考虽然录取率高,但只有一半人上高中,如果不能上高中,这些孩子未来在一线城市怎么生活?所以现在京沪女性的生育率只有0.710年内跌到0.5我看一点也不奇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