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内会不会涨到3800点?

标签:
股票 |
首先从上图的沪深300指数的收益率和无风险利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比价来看,目前处于机会区而不是风险区。这个指标可以较为准确地提示风险和机会。今年2月18日,该指标只有1.73,当天上证指数出现了年内的高点3731点,并且出现了近400点的急跌。对于资金来说,也许风险偏好会有变化,但毕竟安全边际在下降,股市的相对投资价值下降后,总会有资金离开股市这个鸡肋。
但目前上证指数虽然又重新涨回近3600点的高点,该指标却上升到2.76的高点,并且该指标最近半年几乎一直在上升。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在恢复,去年上半年不少企业因为突发疫情经营困难,但也创造了一个低点,低基数之上,今年的增长就比较可观。于是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下降了。同时市场利率也有所下降。
上周末最新的这个2.76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2018年12月18日的水平(当天是2.77),当天上证指数收于2576点。那么目前市场是机会多还是风险大,就比较清楚了。
其次,会不会市场有急涨大涨行情?这个我感觉比较渺茫。虽然上面这个称量股市相对投资价值的这个指标处于比较理想的位置,但去年下半年中国经济恢复得不错,这样去年企业的利润就处于一个高位,今年下半年企业盈利的增速会下降,市场主要的机构投资者不可能不知道这个事实。同时利率也很难有实质的下降。
尤其需要注意,中国股市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的股市由于规模小,一个指数一年涨50%这样的行情几年就会出现一次。比如1991年的129%,1992年的166%,1996年的65%,1999年的519行情近2个月大涨近60%,2000年的51%,2006年的130%,2007年的96%,2009年的80%,2014年的52%,可以发现2010年之前的上证指数,6年内必有年度涨幅50%的行情,而从此以后,只出现过一次。每一轮大涨行情,都是市场通过IPO和增发,市值有明显的膨胀,想要有大行情,需要的资金量也显著增加。2014和2015年如果没有场外配资,或许市场根本不会涨这么多。当然2015年下半年开始,如果不是那么多场外配资的踩踏,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千股跌停日。
由于市场规模大了,要想改变市场的趋势就会非常困难。因此最近两三年来,只要市场有几百点的下跌,很可能就是个抄底机会(最近1个月的两次下跌我就是如此进行心理建设的)。同样慢牛中每次有新高,最好不要忙着计算赚了多少钱,而是多想想第二天减仓哪个板块,哪只个股。
第三,地产调控利好股市。炒房赚大钱和有家必有房,是不少中国人的两大“信仰”。但最近几年的地产调控看来是要玩真的,要贯彻房住不炒的政策。具体各个城市的政策有所不同,但普遍是不断加码。钱总是要寻找投资渠道的,特别是擅长理财又有较多闲钱的人,房子不让炒,P2P好像已经是“团灭”了,各种“币”也不许炒,理财产品、信托产品收益率不断走低,自然股市的相对投资价值有所增加。如果现在的股市是2007年那样,那哪怕有相对投资价值,但绝对投资价值就很差了,但目前A股市场还是有不少市盈率10倍左右,未来20年不会倒闭,股息率2%以上,经营还算不错的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