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选择的8大原则(二)
(2020-09-29 13:20:06)
标签:
教育职业 |
3、回避各类情怀陷阱。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是美国开国元勋中最明白的一个人,其他如华盛顿、杰斐逊等人没儿子,而他生了不少儿子,形成了美国的亚当斯家族。长子就是美国第6任总统,32任总统罗斯福是其旁4系隔3代亲戚。第30任总统库里爵是其旁4系隔4代亲戚。第27任总统塔夫脱是其旁4系隔5代亲戚,第37任总统尼克松与第27任总统塔夫脱是旁7系隔2代亲戚。
第39任总统卡特是第37任总统尼克松旁6系表弟。第20任总统嘎菲尔德与第27任总统塔夫脱是旁5系隔1代亲戚。还有几任总统与其有关,在部长、议员及一些大企业中的高管就更多了。亚当斯曾说:“我必须研究政治和战争,因此我的儿子们能够学习数学和哲学。我的儿子们应该学习数学、哲学、地理、博物、造船、航海、商业和农业使得他们的孩子们可以学习绘画、诗歌、音乐、建筑、雕塑、织物和瓷器。”老家伙属于对未来上百年都有规划的明白人。
环保、慈善、动物保护、为难民提供帮助、女权等行业,都属于为了一些情怀而不计回报地付出。对于改开不过40年的中国,没有任何一代中国人应该考虑做这类事情。奇怪的是不少家族的20岁左右的孩子,在家里根本没多少积累可供折腾的情况下居然搞这类事。10多年前曾看新闻有四川某男士把老婆孩子留在家中参加了一个环保组织,在青藏高原考察中死亡。
这类行业的背后其实是大生意。有人知道那个 green peace 组织每年的预算吗?这些钱哪来的,谁在用,中间有没有猫腻,有没有人中饱私囊?不要以为高大上的行业从业者都是圣人。二战末期有美国军官发现在荷兰有个抵抗组织的人手上不干净,不少人反应扣给抵抗组织的钱物被这家伙私下倒卖。但没等这个军官下手,这个荷兰叛徒就提供了错误情报,让盟军的一支空降部队降落到了德军坦克的包围圈中。据说在德国,给难民为首的人提供各类资助是德国的第二大产业。不少慈善,动物保护,我个人感觉就是用一些心中有情怀的人的志愿或低价劳动力,让少数人成就名或利。
多数家长发现子女有一些不当的情怀的时候一定要引导他们工作就是要看前途和钱途的,没有菩萨或是圣诞老人的能力,就不要做相应的事。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接受帮助的人就会把情怀者当圣人的。曾有些教师志愿者到某地支教,结果当地人偷看女教师洗澡。
当然真正志愿为这个国家和社会无私付出的人我是非常佩服的。
4、尽可能选择年龄越大越受欢迎的行业。对于体制外的打工者,不管曾经一年几百万的薪资,到了40岁左右就要面临被扫地面门的危险。私企老板面临各种经营压力,面临财富从9位数上升1位的目标,不可能让精力下降薪水却高高在上的人在公司养老。记得香港那个梁凤仪说自己年轻时家里面临3个选择,父母要出巨资培养她读书,房子、父亲任职银行的一点股份和社会珠宝,她妈的选择是卖房,因为珠宝是祖传的要留给女儿出嫁,而任职银行的股份如果能保留,银行就不会轻易解雇他爸爸,毕竟大小是个股东。当然这种回避中年危机的方法也很难复制。
多数工作人的价值会随而年龄的上升而下降,而且是从40岁甚至35岁薪资的高点时开始下降,有些职业特别明显,比如运动员、IT从业者、影视演员(特别是女演员)、工人、农民、司机、快递员、送餐员、模特、金融企业交易员、银行柜员、电竞、保镖,还有各种对体力、速度、相貌有一定要求的行业。但有些行业却恰恰相反,可能越老越值钱。比如医生、律师、会计师、导游、自媒体运营者、作家、画家、文物鉴定、刑侦人员、多数行业的销售人员……这些行业普遍的特点是经验就是价值,而年龄越大经验或是客户积累得越多,出租车司机有可能也是因为道路越来越熟而且可能搭载的乘客也是对自己有帮助的贵人。曾坐过北京某出租车,司机就是个高人,在车队里是个小领导,脾气特别好,健谈,他女儿的工作就是通过坐他车的一个乘客解决的。每个乘客都是一个信息源。导游也可能是,每个游客都可能给他带来旅游本身之外的生意。这两个职业多数人也是年龄越大越力不从心。但对于擅于和人打交道并取得陌生人信任,坚定不移发掘各类business的人,司机或是导游之外的收入远大于职业本身。股票或债券投资经理可能是,因为也是市场经验,各种有价值的知识的积累不断增多,当然国内目前的用人误区仍是年轻化,经验似乎不是财富。有一种工作将是长期的蓝海,就是销售工作,不管是卖房、保险、汽车还是基金、信托产品。同样是客户和经验越来越多。而且中国人内敛天生不擅长做销售,要战胜同业就相对容易。这行业要成功比成为中国男排省队队员容易多了,而后者即使是国家队因国际比赛几乎赢不了又没多少观众所以收入肯定不高。
职业规律是不可抗拒的,一定要做好准备,要么在选职业的时候科学规划以回避中年危机。
5、兴趣能创造奇迹。这是普遍的可利用的规律。人做有兴趣的事就是事半功倍。毕竟真正可以谋生的任何一种技能,在学习和提高到可以取得现金流的过程都是非常枯燥的,没有兴趣或是信仰的支撑很难坚持下来。所以多数小学生、中学生的一些特长培训,其实就是玩,是消费,能成为谋生的职业的概率不到0.1%。简单说一个案例。某学渣,在高中时立体几何居然是满分,班主任重视后发现这孩子具有艺术上的天赋,他甚至买一块块砖,雕刻后能卖10元,就在集市上卖。这样的孩子就可以通过深造成就人才,于是大力补足他文化课的缺,终于达到文化课的最低分数线,上了艺术类大学,这方面的特长得到发挥后,毕业以200万元的年薪到某珠宝企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