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祖斌:2017年投资收益46%的总结

标签:
股票投资股市 |
分类: 房产、股票、基金投资 |
自从2012年末我的投资思路有重大的转变以后,我不再根据基本面进行价值投资,不仅投资变得轻松了,在各年的收益率都还不错。2013年的创业板行情中主要持仓表现不佳,当年应该是零收益或稍微赚了一点。2014年是79%。2015年上半年5178的高点也不过49%的收益率,但到两轮股灾之后第四季度的反弹,收益率反而创了新高,全年达到53%。2016年本来在股灾3.0后已经亏损20%了,但通过加大仓位参与垃圾股的炒作,中了14只新股,和主要持仓价值股的上涨,全年居然有22%的收益率。今年预期收益率是40%,最高时有51%,最终能有46%的收益率,也是比较满意的。这样,2013-2017年的5年时间,累计收益率约390%。这个收益率,在WIND统计的股票多头策略的937只私募基金中排名第7名。2015-2017年的3年中,收益率是172.52%,这个业绩在4050只私募基金中排名第41名。

每一年的收益率都不怎么高,但除了2013年不亏不赚外,连续4年盈利,每一轮上涨行情都抓住,回撤不大,即使有回撤市场一反弹就创新高,还是既需要运气,又需要水平的。关键还是有方法,市场上的私募公募投资经理,不知要有多少同单位的研究员和外部的券商分析师为他们提供支持,我则一个也不需要,从不参加调研或是策略会。我的持仓也极度分散,不是靠集中持有少数股票赌博而来的收益。
今年的投资收益主要来自几个方面:一是新开了4个账户用于打新,全年中了23只新股,其中华能水电中了5个签;二是股指期货应该是有1倍的收益;三是去年末就持有的茅台的仓位翻了倍;四是中国平安也翻了倍,而且在配置打新底仓股的过程中,加仓平安和平安银行。其他招商银行、宁波银行、格力电器虽然全年涨幅大,但因为仓位略低,收益不多。
全年国债期货当然是亏损的,让一位期货老手结束自己的橡胶期货也肯定是亏损的,焦煤期货应该也是亏损的。这些都是做实验交易,我感觉自己不是这块料,尤其是商品期货,完全摸不到门道。
以下是仓位超过1%的主要品种:
证券名称 |
比例 |
兴业银行 |
19.85% |
期货账户 |
17.26% |
中国平安 |
11.79% |
贵州茅台 |
11.57% |
转债及回购 |
3.56% |
宁波银行 |
3.15% |
招商银行 |
2.77% |
长安汽车 |
2.55% |
光大银行 |
2.31% |
新城控股 |
1.74% |
格力电器 |
1.52% |
平安银行 |
1.44% |
中信证券 |
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