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元人民币投资 |
分类: 财经评论 |
第八点补充一点,就是目前的世界,树欲静而风不止。西方国家的治安都因为难民而成为问题。这里引用意大利的天主教的主教Monsignor Carlo Liberati的话:“由于我们的愚蠢,10年以内,每个人都会皈依成穆斯林。欧洲会(因为难民危机)变成一个伊斯兰国家……在1970年,意大利全国有2000个穆斯林;在2017年,意大利已有200万个穆斯林。”欧洲现在的情况是,即使发生了恐怖袭击,死了不少人,也只是一帮政客光明正大地谴责一番,但基本不会有任何的改革改变现状。
第九,中国外汇储备“流失”近万亿美元并非因为基本面的恶化。
从2014年年初开始,中国的外汇集团有一个明显的下降趋势,从2014年6月的39932亿美元,下降到2016年12月的30105亿美元。似乎按这个速度,没几年中国的外汇储备就要消耗殆尽了。
这里引用一下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彭波的分析:
据商务部《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发展报告2015》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1231亿美元。据《2015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1456.7亿美元,同比增长18.3%。中国央行数据表明:2016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全年共对全球164个国家和地区的7961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11299.2亿元人民币(折合1701.1亿美元),同比增长44.1%。另有数据指出,2016年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总金额高达2456亿美金,与2015年同比上升145%,创下史上成长最高纪录。不同口径数据对照,保守估计中国在2014-2016三年当中,累计对外各类投资约在4500-5500亿美元之间。
2015年3月末,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16732亿美元。其中,中长期外债余额4942亿美元,占29.5%;短期外债余额11790亿美元,占70.5%。2016年9月末我国外债余额14320亿美元,较2015年3月末减少2412亿美元。其中,中长期外债余额5376亿美元,占38%,较前值提高8.5个百分点;短期外债余额8944亿美元,减少2846亿美元,占比62%。短期外债下降速度快于全口径外债余额下降速度。仅在一年半的时间内,中国的对外债务就下降了2000多亿美元。预期美元要升值,提前偿还外债,显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中国外汇储备有趋势性长期性下降的风险。
近3年中国先后牵头成立了亚投行(总资本1000亿美元,中国出资298亿美元),丝路基金(400亿美元)、金砖国家银行(启动资金500亿美元,目标是1000亿美元,5国分摊)等国际性的机构。仅在这三个国际机构当中,中国付出了798亿美元的资本金。中国还扩大了自己在IMF的份额。2016年1月2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董事会改革修正案》生效,中国成为IMF第三大股东,根据方案,中国份额占比将从3.996%升至6.394%,排名从第六位跃居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同时,IMF的份额资源将增加一倍,从约2385亿特别提款权(SDR)(约合3298亿美元)扩大至约4770亿特别提款权(约合6597亿美元)。据此,中国的缴纳的资本金将增加290亿美元。因此,中国为提升自己在国际金融机构中的话语权至少支付了约1100亿美元的资金。
中国的外汇储备当中,以美元计价的约在三分之二,以其他货币计价的约为三分之一。过去3年中美元持续升值,其他主要货币大都在贬值。例如加拿大元总美元下跌20%,英镑下跌21%,欧元下跌24%。假如中国持有的他国货币相对美元平均贬值20%,外汇储备在帐面即减少约3300亿美元。另外,中国所持有的以美元计价的储备当中,约有一半是美国国债,折算大约在1.3万亿美元左右,假如因为美元利率上升而导致美国国债跌价5%,折算即为大约650亿美元的损失。
假设最近三年对外投资额为5000亿美元,偿还外债为2500亿美元,向国际金融机构缴付的资本金为1100亿美元,因美元升值导致的非美元外汇资产的相对贬值的“损失”为4000亿美元,这些因素导致外汇储备减少了12600亿美元。显然中国外汇储备过去两年半从最高峰减少了约1万亿美元,并非是因为中国的基本面发生了恶化导致的被动减少。这和东南亚金融危机时危机国外汇储备的大幅减少是完全不一样的。
第十,中国存在货币超发吗?
这个问题几乎成为人民币显著高估的首要理由。中国GDP只有美元的60%多一点,但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居然几年前就超过了美国,超发的货币,怎么能不贬值呢?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要查不少材料,我也一直懒得完成,终于下定决心说个清楚。好在真正打开各类数据,要得出中国货币是否超发的结论,并不难。
要分析两个国家同一个领域的巨大差异,不能忽略各国的国情。即使是同一个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同一个领域表现出来的差异,也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就比如中国古代年青人的婚姻由父母做主是主流,自由恋爱是不可思议的。根本的背景是中国古代多数时间人的平均寿命在30岁左右,1949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也不到40岁。如果年青人不能在16岁前后结婚,也要像现在的中国人那样30岁还在当剩女或是单身贵族,汉族就要灭族了。
分析中国和美国的货币供应量,一定要注意两国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美国是以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而中国、日本、德国都是以银行贷款这种间接融资为主要融资形式的国家。当然这4个经济体的差异背后,是储蓄率的不同。中国这样一个储蓄率接近50%的国家,怎么可能形成以美国那种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模式呢?正因为中国的居民和企业都有较多的储蓄,银行接收了储蓄之后,必然要发放贷款,而贷款又以贷款人存款的形式存放于银行,这部分存款又能在缴了存款准备金后,继续发放贷款。国情的不同,决定了美国M2与GDP比之,长期都要比中国低得多。
从1950年代末期到2015年的数据来看,美国M2与GDP之比,长期平均的水平,大概在55%-60%之间。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也略有一些变化。比如美国1980年代早期大量的储蓄贷款协会倒闭,数千个企业家进了监狱,于是美国通过股票和债券融资的比例上升,自然这个比例就下降。而金融危机之后,由于美国搞了量化宽松(说白了就是凭空增加货币供应),于是这个比例最近20年上升很多。
中国的融资以银行贷款为主,这个比例自然比美国要高得多。从1985年的57%,基本一路上升至2016年的208%。这个变化,也有不同时期的社会基础。
1985年开始到1995年,这个比例由57%上升到99%,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在1980年代,居民普遍没什么存款,这样银行通过发贷款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基础也不足;二是在大概1995年中国的《人民银行法》出台之前,中国和现在的美国、欧洲、日本一样,存在着凭空印钞票的现象,虽然因此增加的货币主要用于经济建设,但也因此引发了通胀和其他问题。
1996年开始,一直到2015年,这一比例从107%上升到208%,几乎又翻了一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1996年至2002年,虽然当时中国居民的储蓄增加较多,但实体经济并没有特别的好机会,而且通过贷款买房买车,也是极少数人的选择,因此尽管利率一降再降,加征了利息税,但银行放贷难。我记得当时的报纸杂志上有一种说法,就是中国出现了货币沉淀现象。当2002年扣国经济开始新的腾飞后,存款增加较快,贷款需求也旺盛,于是货币增长较快。二是个人贷款从无到有,出现了长期大规模的增长。最初中国个人要想取得贷款,是比较不可思议的。在目前人民银行网站公布的年度统计数据最早是1999年,当时根本不公布居民贷款的数据。即使到了2003年,也没有这方面的统计。但到2016年底,中国居民贷款的余额高达32.95万亿,其中经营贷款8.3万亿左右,其他为消费贷款。这个32.95万亿,相当于当年GDP的44%。也就是说原来中国居民无法得到贷款,因此合理的M2与GDP之比是被人为压制的,当这种压制被解禁后,因此增加的相当于GDP的44%的贷币供应量,恐怕不能说是货币的超发。这个原因可以解释这一比例从2002年的152%上升到2016年的208%。

如果中国真的存在货币超发,则中国必然会有长期的5%以上的通胀率,但中国最近30年的CPI平均年涨幅在3%以下。当然肯定有人说统计局的数据不可信,说这种话的人99.99%以上都没有仔细考察一下各种商品最近30年的平均涨幅,再根据居民消费结构的权重,得出一个比统计局更令人信服的CPI。多数人会说20年前白菜几分钱一毛钱一斤,现在如何如何,但中国人显然不会只消费白菜一种商品。中国铁路普快价格应该是20年没有涨,我从上海坐长途车回海门,1998年是20元,现在是52元。各类汽车、手机电视为首的家电价格肯定是负增长。房租累计涨幅较大,但毕竟多数人是住自己的房子。电讯费上网费是负增长,衣物涨幅不大,飞机票涨幅不大。商品或服务主要是由企业提供的,如果CPI涨幅真的很大,就不大可能有大量的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了。CPI长期都很高的国家,必然是供给不足或成本很高的国家,中国显然不是。
1994年中国汇改后,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是8.7:1,当年中国M2和GDP之比是94%,因为人民币积累的升值压力太大,于是2005年,中国启动汇改,当年末的M2和GDP之比是159%,按不少人的思维,中国这12年,货币大量超发,人民币应该是贬值啊,怎么会升值呢?
再看看日本长期的广义货币供应量与GDP之比的走势图。这个比例也是长期上升,目前比中国还要高,但日元有大幅贬值的空间吗?1990年是日本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的高点,当年末美元与日元汇率是135.8,而去年年末是117.01,日元累计贬值14%。

如果个人所料不错的话,美元与人民币的汇率,将下跌到5:1的水平,当然这是一个较长周期才能实现的。不论谁当美国总统,不论美国未来几年要加几次息,中国已经从小布什上台之时GDP只有美国约10%的国家,发展为GDP超过美国60%,工业生产更已超过美国的国家,美国对中国的影响力和以前不同了,美元指数的变动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力也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