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文为转贴,作者为康民。
昨天,参加了宴会,规模不大,共6桌。酒的配置是每桌一瓶茅台,一瓶澳洲原装奔富389。
其中,我所在桌的茅台是2005年的,其他桌是2012年4月的酒。
事前预计,白酒肯定有余,红酒需要大,可能不够。理由是现在都讲究健康,而且中午,很多人都开车来,不方便。
参加宴会的人,大多数来自教育单位,女士占多。
前一段,我连续参加了两次婚宴,年轻的喝红酒,手里拿着酒杯,老练地转着酒杯,女士们没见一个喝白酒(红花郎)。
昨天,出乎预料,茅台酒全喝光(只剩下倒不出来的瓶底剩酒),奔富389剩下4瓶多。
我所在桌,白酒有4人喝,(我坚称滴酒不沾,所以从始至终喝白开水),他们都是酒场老手,开始喝的挺快,说明
2005的酒不错,后来可能发现酒不多,放慢了节奏。最后,一位行家不知道怎么搞了两下,把瓶盖完全摘了下来,
倒出最后的"尾酒",总共集中了有3两多酒,分成3大杯,三个人一饮而尽。看来,白酒没喝够。这位开瓶盖的
行家说,鉴定真假茅台酒的方法是,搞下瓶盖,如果有剩余"尾酒"就是真茅台酒,否则是假茅台。
旁边桌,只有3个男士,两个80后,一个50后,一开始就把白酒倒在高脚大杯中,足有2两,一直用大杯喝,最后只剩下"尾酒"(倒不出来的酒)。
其他几桌在循环敬酒过程中,很多人拿着白酒小杯敬酒(包括很多我认为不喝白酒的女士)。
后来我问一位同桌,是否敬酒时喝过其他桌的茅台酒(2012.4的酒),有没有明显的差别,他加重了语气说"差得很多"。
席间,我曾故意提起塑化剂问题,根本没有人理会我的话题。
...............................
宴会后,我思索一下,得出如下三点:
1)茅台酒在大众心目中的地位,是最好,最高级的白酒,喝茅台酒是享受,是品味,而不是什么有罪,什么腐败。
真正好的东西是人们共同向往的,只是价格挡住了很多人消费的脚步,没办法,茅台酒只有那么多,不能人人
随时象喝可乐那样喝。
2)时间使得年份酒比新出厂的茅台酒要好喝"很多"。茅台酒的竞争优势是没有对手的。
3)目前的"库存"风波,"塑化剂"风波,都是局限于股票市场内的浪花而已。只有神经质的人才会,
将腿上长了一块皮癣的一头大象,贬低得不如一只皮毛光滑的老鼠。
注:这次是私人性质的宴会,没有公款,没有权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