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边境小镇室韦·内蒙古我来了(三)【伊人原创】

(2013-07-23 14:26:27)
标签:

内蒙古

室韦

新浪博客

生活

旅游

分类: 此情不在心外

 http://s10/mw690/4b0dbd05gx6BhxRyNujfb&690

 

      额尔古纳市出发,经过两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抵达了美丽的室韦小镇!

      韦,是我国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乡,也是蒙古族祖先——蒙兀室韦部落的发祥地。室韦地处额尔古纳市西北部,与俄罗斯赤塔州涅区隔河相望,边境线长136.4公里。这里大部分仍保留着较为完好的俄罗斯文化和生活习俗,不出国门,就可以领略到异国风情。这里有美丽的额尔古纳河、成群的牛羊、成片的白桦林,还有俄罗斯民族传统的木屋——木刻楞、黄皮肤的汉子和蓝眼睛的女人。这里自然风光秀丽,人文风俗独特,是旅游、摄影、采风的好去处。

 

  

http://s11/mw690/4b0dbd05gx6Bhy5Utt892&690

 

 

      韦虽小,但历史久远,曾经有着震撼世界的历史。室韦的原意是蒙古,是蒙古族的发祥地,是马鞭子把蒙古人从室韦引领到世界。

 

      在隋、唐时期,蒙古室韦部落就在这里过着游牧渔猎为主的游牧生活;清光绪34年(1908年),设吉拉林治局,管理行政事务。19世纪末,沙俄贵族、资本家拥进我国开矿、经商,俄国农民也越境打草,并定居下来;我国山东、河南、河北“闯关东”的贫困农民也来这里采金、伐木、打猎。许多华俄青年男女结成夫妻,生男育女,逐渐形成了华俄后裔。

 


http://s15/mw690/4b0dbd05gx6BpDLCRxYae&690

 

     们到室韦的时候已经下午五点多了,但太阳还很高,没有夜晚来临的感觉。按照行程我们先要乘船游

  览额尔古纳河。额尔古纳河是黑龙江的正源,也是黑龙江的支流,上游是发源于大兴安岭西侧吉勒老奇山西

  坡的海拉尔河,同蒙古境内流来的鄂嫩河在根河口汇聚,向下称为黑龙江。此河作为中俄的界河,最早始于

  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的规定,此河南岸属中国,北属俄国。 

 

http://s6/mw690/4b0dbd05gx6BpDKKKrzb5&690 

 http://s6/mw690/4b0dbd05gx6BgdHsPQ115&690

     不宽,但河水很凉很蓝,船上风也很大,尽管是7月,但吹在人身上有点冷。如果不穿上厚厚的外套,

  就只能躲在船窗里了。乘船沿宽不过十余米的界河游览,但见河滩两岸溪流纵横、灌木丛生,风景如画,令

  人陶醉。

 

  http://s8/mw690/4b0dbd05gx6BhcQLxqfe7&690

      是河南岸的中国的室韦小镇。这个镇子是依额尔古纳河而建的,我们在船上可以看到小镇的房屋、

 炊烟和牛马。

 

 

 

  http://s16/mw690/4b0dbd05gx6BhwYBUVp1f&690

 

      是河北岸的俄罗斯赤塔州的奥洛契村。我们站在船上可以看到奥洛契村的村民在河边劳作、垂钓的

 场景。 

 

 

 

   http://s6/mw690/4b0dbd05gx6BgdLiRpj35&690

      

      时,恰好看到河边的几个黄头发、蓝眼睛、高鼻梁的俄罗斯军人在聊天,于是我们就大声地和他们

  打招呼,他们也很友好的挥手向我们致意。

 

 

 

  http://s12/mw690/4b0dbd05gx6BgdJc5wT5b&690

 

      方就是著名的中俄友谊桥,这架桥全长310米,建成于2001年9月,这架连接中俄两国口岸——室韦

   与奥洛契村的大桥,不仅是进出口货物和出入境旅客的重要商务通道,而且也是中俄两国人民之间深厚友

   谊的象征。我们的游船从额尔古纳河上的友谊桥下通过后就返航回来了。

 

http://s15/mw690/4b0dbd05gx6BqVsFxV4ae&690

http://s13/mw690/4b0dbd05gx6BqVx47eI7c&690

 



  http://s8/mw690/4b0dbd05gx6BheZPkro2a&690

 

      完额尔古纳河以后,这时候时间已经八点半了,感觉天开始有点暗了。我们就在我们住的这家家庭

  旅馆里就餐。

 

 

  http://s2/mw690/4b0dbd05gx6Bhix5Coxf1&690

 

        是我们的晚餐,很丰盛吧!有地道的俄罗斯大菜,也有我们家乡的特色菜。

  http://s16/mw690/4b0dbd05gx6BqWlh8D721&690
   

     烟熏的大马哈鱼和红肠,非常具有俄罗斯风味。

 


  http://s1/mw690/4b0dbd05gx6BqVFyqMo80&690

     洋葱、土豆和烤牛肉,味道有点辣,香得让人直流口水呢。


 

  http://s15/mw690/4b0dbd05gx6BqVLlXKC5e&690

     土豆泥做的哦,色、香、味俱全啊! 

   

 

 

     于来室韦旅游参观的人越来越多,许多室韦人特别是俄罗斯族的室韦人办起了家庭旅馆,这些富有

  俄罗斯民族特色的家庭旅馆非常受欢迎。这些旅馆大都数门口都有旅游局的牌子,意思是经过核准的是正

  规的旅馆,旅客们尽可以放心入住。一般旅客都是住在哪里,就吃在哪里。

 

http://s12/mw690/4b0dbd05gx6BgenFkrpdb&690

 

 

     就是我们下榻的家庭旅店,外形很酷吧,里面设施齐全,干净舒适。可这一觉却睡得不太,因为窗帘不够厚实,凌晨三点多天就大亮了,所以就睡醒了。不过,传说中的蚊子倒是一个也没有,我带的一大堆防蚊水和防蚊贴都无用武之地了。

 


                 http://s3/mw690/4b0dbd05gx6BhiIRx3Q0a&690
                 个房间都有空调。

 

 

                 http://s2/mw690/4b0dbd05gx6BhiGCwtt93&690

                 个房间都有热水器。

 


 

 

http://s2/mw690/4b0dbd05gx6Bh9bC84p51&690

 

 

      清早,同伴们还在睡,我就一个人到村口去转转。

     里的房子大都是俄式“木楞房”——全部用圆木对接而成,据说还是手工搭建的,用石头打地基,原木之间的缝隙中用苔藓填充铺满,逐层添加,保暖不透风防虫,房间里有火墙,在零下40度的天气里也不会觉得冷,而夏天也不会热,过去屋顶用桦树皮,现在为了保护生态改用铁皮了,这样不会漏雨也不错。

 

 

 http://s1/mw690/4b0dbd05gx6Bges1P8I60&690

       晨的阳光下,两个孩子在“木楞房”前无忧无虑地荡着秋千。

 

http://s1/mw690/4b0dbd05gx6BICACJ7W70&690

      别墅型的家庭旅馆。

 

 

http://s5/mw690/4b0dbd05gx6BgdDi56c54&690

 

   我站在路口,一些骑着马的村民都来向我兜售生意,问我骑马么?很便宜的,50元就可以玩半天了。

  可我却是不敢跟着他们走。

 

 


http://s11/mw690/4b0dbd05gx6BgdBo7bk4a&690 

     

      发现这些骑马的女村民都用毛巾和口罩蒙着头和脸,可能是怕被太阳晒吧。是啊,这里白天的光照

  确实蛮厉害的,而且日照的时间也有点长啊。但我暗自猜想,或许是因着她们长着一张俄罗斯民族的脸,羞

  于见人吧,呵呵!

 

    



http://s16/mw690/4b0dbd05gx6BhxZwq6854&690
     

      地里,静静吃着草的马群。

 

http://s11/mw690/4b0dbd05gx6BhxEHgKW66&690

      

 

http://s12/mw690/4b0dbd05gx6BhcrPopqe0&690 


      阳下的额尔古纳河。

 

http://s2/mw690/4b0dbd05gx6Bh90Jsw971&690
       

        光·溪水·草地·小树丛





  http://s1/mw690/4b0dbd05gx6BhiB1sEo00&690
 

       ,这个面包块味道真不错!再来一杯小镇自产的奶酪,那就更好了!

 

 

http://s16/mw690/4b0dbd05gx6Bgdx4xVt3f&690

       边的别具一格的小栅栏。

 

 

http://s16/mw690/4b0dbd05gx6BgdPlL431f&690

     

 

 

 

      百年来,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命,在室韦这片土地上不断地交融着。历史的厚重与

  沧桑与这里的蓝天白云、森林草地、湿地河流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幅唯美的画卷。韦就是

  这样一个充满神奇魅力的地方,一个深藏在内蒙古深处的有着异国情调的小镇,既安宁,又富足。

 

                    

                         

 

 

                      感谢博乐 潇湘蓝 将伊人本文推荐至草根名博衣食住行栏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