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太不同之——清迈印象

标签:
菜食袍子大佛塔巷子阿忠清迈泰国游旅游 |
分类: 行走 |
清迈正值雨季,每晚必有一场豪雨。昨天晚些,九点多开始,一直下到后半夜。好容易等雨小些,几个人出门找夜宵。巷子幽深,路灯下,一满巷子水无声无息,像是朝着哪个方向流,又像静止不动。借着灯光,能清晰地看见泊油路面——水是清的,说明小城很干净。涉水而过时,五个人弄出很大动静。
哗哗。哗哗。
摩托车小心开过,只激起轻微波浪,错身而过时有人轻声致谢。
今天才四点,还在清迈一座叫帕新的寺庙散漫,眼看着乌云席卷而来,豆大的雨点簌簌落下。我刚穿好拖鞋想往后面的藏经阁走,雨点落在胳膊上又凉又重,耳边一片急促,只好几步跨上台阶,踢掉鞋,在前廊扯过把椅子,坐着,看雨。
庙里有些阿妈每日做果子。昨日来,在做,今日来,在做。用碧绿的叶子,包些菜食,一个一个包裹齐整,叠放成堆。我猜测可能是在做社区活动,福州庙里不是时常借菩萨节日聚餐吃斋饭的吗?心里一会惦记雨,一会惦记那些被分类对待的菜食,扭过头看包的怎样了,正看,一位披黄袈裟的少年僧跨出门来,用泰语问了几声,又问了几声,我想说点儿什么,又什么也说不出,只好慢吞吞地问:“can you speak english?”少年眼睛弯了弯,摇摇手,很有气质地跨过门槛回去,走了几步,又回头笑着挥挥手。
一个面孔微黑的男人走过来闲谈,我赶紧问了果子的问题。原来那是给布达(菩萨)的贡品,用来祈求lucky。
下午,在雨中过。湿润、干净。
有人来问,要去珠宝城吗?要去皮革工厂吗?要去看手工作坊吗?很多地方,带你们转一圈,免费。
不去的。拒绝得委婉。
在这个地方,你不太好意思粗声大气,所有人都很温婉。我甚至不敢大力看清迈人一眼,因为他们太柔和。
清迈是个人口不多的小城,欧美人好像比本城人还多。偶尔有印度人出现,裹着宽大的袍子,坐在树荫下的椅子上,一动不动。走近才发现,凳子上踞着人,仰着头,脚收在袍子里,手臂斜撑着身体。
也有不少中国人。有个中国导游在大佛塔边为两位男士讲解,我走过去想听两句,他立刻沉默。我赶紧走开,他继续讲。
去机场接我的,是清迈人阿冲,一位在旅馆服务了14年的资深服务员。举了片纸,前面写AZ(俱乐部名字缩写),后面是我的名字,汉字,在一片人群中,那个用横和竖搭起来的文字很醒目,它如此不同。
阿忠讲第一句汉语时,我没懂,把它当英语听了。再说一遍时,才反应过来。他说,“他们去玩了,我来接你。”说得很慢。
他把行李轻轻放在路边,让我等,他去开车。
下午两点的清迈,有很热的太阳。我往他去的方向看,一辆小摩托出现了。在清迈的热风中,行李被放在前面,我侧坐在摩托后面,裙子一抖一抖。
摩托是清迈人很普遍的交通工具,很多年轻人开,速度很快。阿忠开得飞快,我用手按着要飞走的帽子。红色带长车厢的改装皮卡车,被他超了一辆接一辆。这种通红的皮卡车专门用来拉游客,有两个纵向的座位,可以坐七八个人。
会开摩托,意味着在清迈乱晃的半径扩大很多。摩托车一天的租金是200铢,要拿护照做抵押。加上油,就能骑去任何想去的地方。吃饭,闲逛,买衫,到地儿,把钥匙一拔,头盔往座位上一扣,去多久都没关系。车子会安安稳稳,帽子也绝不会被拿走。
摩托车冲出被雨洗过的青砖路,一个转弯,兰纳时代的大佛塔,从金光灿烂的佛寺中探出一个角,俯瞰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