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看梁文道如何展现常识

标签:
常识知识分子地沟油装帧设计梁文道香港文化 |
分类: 阅读 |
《常识》,梁文道的时评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豆瓣上关于此书的争论属于完全彻底两边倒型:一种说,狗屁,根本不值三十来块;一种说,梁教父的书就是好看。
要我说,是本好书,其中传递的信息完全值三十八块。
因为我自己也写点儿类似的小稿,算是略知写字儿的难度,通常从拿到新闻到交稿只有几小时,要迅速厘清思路,确定观点,组织论据,光写得有道理不行,还得耐读好看,更重要的是你不能触碰所谓的底线,不能说——这个国家不行了,这个国家的制度有问题,这个国家的执政党该换了……不仅如此,还要给出建言。为此,我会坐在家里的袖珍小饭桌前,望着渐渐黑暗的北城,做思索状:这事鬼在哪儿?这些个WBD到底想怎样?建言,该从哪个角度建?
此书名叫《常识》,可是,我们知道,光有常识的人写不出这样好的东西,表现常识通常需要很多很多的非常识。至于获得常识的途径,本人在此书里得到些启示:持续不断地质疑和持续不断地思考。
说来诡吊,发生在我们周遭的很多事情不讲常识:奶粉里不能下毒是常识吧?疫苗要冷藏是常识吧?人不能吃地沟油是常识吧?网友在论坛上说话不能去抓是常识吧……因种种非常识事件,我很怀疑,决定国家方向和人民命运的公仆们是否具备常识。
关于公仆们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讨论人性是没有用的,讨论制度才有建设性。对于梁文道的内心,我还是很好奇——身处非常识国度,一个具常识的知识分子多半是痛苦的。是的,梁文道住在香港,他的痛苦程度比大陆很多人低些吗?还是与大陆人民感同身受?抑或因知识分子的良心和责任感而愈加深重?
他内心的那一部分,我们很难知道。通过此书浮现出的梁文道,还是在持续地、抽丝剥茧地,讲解常识。
书里的一些文章发在《南方都市报》,还有一些发表在香港纸媒上,少部分上了网站,比如未有阉掉的牛博网和其它网站,原本有删减的也还回到了原来的样子。书的装帧设计值得提一句:白皮黑字,翻开就是干货。
对于不具备常识的人来说,读此书可了解常识;对已经有常识储备的人来说,读此书可了解如何展现常识。若有人展现得更加好,请一定想方设法展现给更多人看。
中国不仅需要常识,更需要千千万万有常识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