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稿——究竟是谁影响了城市形象

(2008-12-08 22:35:22)
标签:

杂谈

分类: 尝试

究竟是谁影响了城市形象

萃萃

 

每次夜游昆明文林街,总会看到一个打扮得很有印第安风格的流浪女:梳两根又粗又黑的麻花辫,戴一顶破礼帽,身边放一个鼓鼓囊囊的大袋子,那可能是她全部的家当。每次经过她身边,我总忍不住朝她点点头,她也会微笑一下。这是我们互相问候的方式。

最近几次去文林街,都没有看到穿着奇特的流浪女,我心里很有几分不安:寒流来袭,全国普遍温度骤降,素来温暖的春城最低气温也接近了0度,这样寒冷的夜,那些靠乞讨为生的人们可怎么度过?

和寒流一同到来的还有这样一则消息:广州的人大代表认为,乞讨人群不利广州国际城市形象,建议有关部门制定《严禁市内马路乞讨行为及处罚条例》,彻底清理马路乞讨人员,毫不手软。

都说人大代表是人民的代言人,为普通民众说话,为普通民众争取权益。单从广州某些人大代表要彻底清理乞讨人群的决心来看,我却丝毫没有感受到人民代言人应有的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温情。我忍不住揣测,在某些人的心里,“国际化城市”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城市?一座到处充满了鲜花、笑脸的城市?一个所有市民都富裕、幸福的城市?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广州市的确离“国际化城市”还有巨大距离,首先应该把所有的乞讨人员都撵出城去,然后把特困人群也都清除干净,再然后……反正,穷人们都没资格呆在“国际化”的广州里!

当然,我这么建议,估计只会招来一顿暴打——但是这揣测绝非凭空想象,从某些人大代表对待乞讨人员的态度上,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似乎并不关心弱势群体的疾苦,而更关心“面子”问题:2010年,广州要办亚运会了,届时将有许多国际友人到来。如果被众多国际友人发现,广州市面上居然还有很多人在乞讨,那多没面子,多影响咱广州“国际化城市”的形象啊!所以,要把这些伸手要钱的乞丐们坚决清除出去!

我相信,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里,都存在着乞讨人员,他们没有工作,没有固定居所,靠政府救济或民众施舍为生——有的国家或地区叫他们游民。游民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比如失业,比如疾病,比如无法融入主流社会……不管游民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政府和社会各界要解决的都是他们的生存问题。

我听说,在加拿大的维多利亚市就有很多救济中心,政府为穷人和和无家可归的人提供免费食宿,并且对他们进行免费的职业培训,以解决他们的失业问题。

在我看来,相比广州,维多利亚才是一座真正的国际化城市。

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绝不取决于它的外表是否光鲜、漂亮,更取决于城市的管理者怎样对待城市的居民,尤其是怎样对待那些失去家园、失去工作、失去健康身体的弱势群体——从这一点上来看,广州的某些人大代表还不如广东商学院的大学生们,至少学生们还给在街头流浪的乞讨人员送去了衣物,抵御冬日的寒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