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屏,本不在红河州之旅的计划中,它源于老勐乡上灵光一闪。
那风云变幻的两天里,我们在干弟弟家里吃了饭,穿过了大雾中的元阳,享受了阳光灿烂的建水,决定了旅程的最后方向。
听说,石屏,出,豆,腐!!!
在这一年所有旅程的起点上,我们何不大踏步奔向一个白白嫩嫩的方向??
从建水到石屏只有40几公里,打个瞌睡就到了。下车直奔县委招待所,书上说那里的烤豆腐很好吃!好容易找到地儿,被告之:烤豆腐的火刚刚熄灭。
熄火的胖大姐很内疚,极富责任感地将我们带去自家豆腐摊:)已经在照看摊位的老妈妈相貌清秀,待人很是和蔼、友善。
终于吃上了热乎乎的石屏胖豆腐,蘸着当地风味的潮蘸水,外加一碗凉拌卷粉,一切都很棒(胖大姐稳坐后面)。
老话说“卤水点豆腐”——石屏豆腐不用卤水,只用当地井水点制,口感香浓纯正。
豆腐制作多在晚上,以确保第二天以最新鲜的产出供应全城人民。我们在老城里找寻多家豆腐坊:这家由祖孙三代组成的金牌家庭豆腐坊最为动人,他们从入夜一直忙碌到天亮!
男主人负责煮豆浆,倒豆浆,女主人负责点豆腐,压豆腐。
豆腐点出后,被舀进铺着白棉布的竹匾,滤水,包好,压实。
到处水雾蒙蒙,飘着热豆腐的香。
压好的豆腐码在架子上,等待切割。
这是孙子的爷爷和奶奶(也可能是姥爷、姥姥),用一种确定豆腐尺寸的工具来切豆腐。
上门拜访的邻居:)
豆腐边角、豆腐渣都要留起来。
第二天上午9点多,他们还在忙碌。有人骑着农用摩托车来拿头天的订货:白白的豆腐被装进一个个大铁盒,搬上车子拉走了。
头天夜里看到的豆腐边角也出现在小摊摊上。
这就是,超级无敌好努力——的——石屏豆腐人家!!
可惜,我们只东拍西拍,也没有勇气讨碗豆浆喝:)
小车兄后悔地说:“买两块豆腐好了。”
我也很想知道,刚做出来的豆腐是个什么滋味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