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6日,和六位好友相约去穿越一段明长城。这段穿越路线的特点是其中包含了外长城(头道边)、也包含了内长城(二道边),中间会经过内外长城的结点——被我称为山西结的地方“羊角尖”。穿越路线全程在45公里左右。因为其中内长城的一段我也没有走过,所以这个距离只是一个估计。
3日中午一点,所有朋友准时到达了出发的集结地,我们顺利出发了,约在下午4点我们就到达了水泉。按照我和北堡老乡的约定,他很快就过来接上我们,把我们送至老营——这次徒步的起点。到了老营联系好住处,朋友们开始各显神通,很快美味佳肴飘香,大家欢声笑语不断,愉快的心情写在每个人的脸上。
夕照老营
古城一隅
4日清晨,大家起得很早,填饱肚子、收拾好行装,我们出发了。
出发即是漫长的上升路段
过了第一个村边墙上坡度稍缓,但仍然是上升
出发不久,天空开始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春雨的来临使得我们艰苦的爬升变得轻松,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半重装的徒步没有让大家感到一点的艰辛。然而,一路不停地在上升却是我事先没有想到的。这条路线如果反向穿越会轻松很多。随着海拔的升高,雨滴渐渐密集了起来,温度也在渐渐的下降,不觉中我们已经经过了第二、三个地标史家圪台和柏杨岭林场。
不停的上升伴随的是美景
兴奋的队员
这段边墙的墙体尚好
柏杨岭段是个林场,这里林木茂密,想必秋天景色一定很美。然而初春时节,山高林密造成了山上的积雪尚未全部融化,冰、泥、水、草的混合物使得徒步变得不是很顺畅,大家经常需要跳来跳去的找到好走的路,林间蹊径的徒步倒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穿越林场,松树的后面是长城
正在酣畅的穿越时,问题出现了,一条岔路摆在我们的眼前,并且无法看到长城的走向。经过我和丛林兄弟的几个来回的探路,我们终于确定了前进的方向,并且被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穿过茂密的松树林、走过一个漫长的S形的山脊,中午12:30
我们看到了一个荒芜的村庄。在这里我们找了间破败的窑洞赖以遮风挡雨,丛林兄弟给大家熬了喷香的、鲜美的汤;在这个凄风苦雨的、冰点以下的时候,喝一口热乎乎的汤,大家都觉得温暖无比,而丛林兄弟也为他给大家带来的愉快由衷的高兴,不停地显摆着他的手艺和装备。在这个破败、荒芜的山顶村落里,飘荡着我们的笑声。
后来经验证,证实了这个村子就是柏杨岭村。
走进柏杨岭
丛林兄弟带给大家温暖和欢声笑语
回望来路,风光无限
在近一个小时的午餐之后,我们继续前进,我爬上了村庄的最高点,站在烽燧旁,远处出现的景色让我激动不已!因为我看到了被我称为山西结的地方——羊角尖。山西结以及旁边的堡子赫然眼中,这意味着我们第一天的徒步进入了尾声,也意味着内长城部分的徒步马上就要结束了,即将开始的是我非常熟悉的外长城的徒步。我对着后面的队友们大喊,让他们快一点到达我所处的位置,为大家拍照留念。
远处的“山西结”、堡子清晰可见,内外长城都在眼前,教人怎能不激动
队友们合影于山西结旁
继续向前,九窑十八洞、继续向前,第一天的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