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登尼玛寺位于岗巴县西南部约四十余公里处的喜马拉雅山腰,海拔5000米,相传建于吐蕃时期,距今有1300年的历史,现建筑面积6505.75平方米。据《西藏历史文化辞典》记载,曲登尼玛寺原名叫多杰尼玛寺,藏语含义为“经塔太阳”。8世纪中叶,印度佛教大师莲花生(藏传佛教“宁玛派”祖师)入藏传法,路径岗巴修建了曲登尼玛寺。据藏文经书记载,公元八世纪中叶,印度高僧莲花生应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之请,到西藏传播密教,返回印度时路经曲登尼玛,在岗巴县的确姆约姆钦和康钦甲布雪山脚下的山洞里修行,当地有个牧羊人拜他为师。学习了密宗。不久,修建了牧人塔、牧妇塔、蕃王塔,取名为“多吉曲登尼玛”,意为金刚石太阳塔。后来人们习惯称曲登尼玛。
曲登尼玛寺以西的山坡上,有著名的三座经塔即“太阳金刚塔”、“牧人塔”、“牧妇塔”,塔下堆满了刻有藏文经书的石块。据藏文经书记载,“太阳金刚塔”是自然形成的,“牧人塔”和“牧妇塔”是当莲花生大师走到曲登尼玛时,男牧人和女牧人向莲花生大师提出请求,为人间留下一个医治百病的神水。根据男牧人和女牧人的请求,莲花生大师就用拐杖捅出一个泉眼。人们为了纪念男牧人和女牧人,修建了现在的“牧人塔”和“牧妇塔”。每当朝佛的人们来到这里,都会虔诚的围着三座塔按顺时针的方向转三圈,表示对神灵的祈祷。据藏文经书中说,此泉水能治360种急性病和420种传染病。当地群众说,喝了曲登尼玛矿泉水对肠胃病、眼疾、妇科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鉴于这种神秘的传说和记载,曲登尼玛矿泉水很受崇拜,每年春秋时节。都有大批来自昌都、日喀则、江孜、昂仁等地的群众扶老携幼前来朝佛、沐浴,饱饮“甘露”,临走时还带走很多水治病。有的人甚至把水作为珍贵的礼品馈赠亲友。
登到5500米海拔的高处,有一个很大的冰川,气势壮观,紧挨冰川下面有一座小湖。相传曲登尼玛后面的三座雪山下各有一条冰川,冰川下各有一座小湖,分别称为金湖、玉湖和铜湖,均为“观相湖”。在这三座湖畔,可以看到湖中自己来世的显影。不少朝佛群众都把自己所珍惜的东西投进湖中,以求看到来世的显影,也有许多人确实看到了显影。因此,三座神湖被传得更神。
曲登尼玛寺西面--“浩过泉”。旧西藏时。有人做了坏事,希望悔改自新,便到洗过池去洗澡。据藏文经书记载:“此泉水能洗刷人们心灵的肮脏和多种罪孽”。甚至能洗净“杀父之过”的罪责。洗过有一个仪式,先请曲登尼玛寺的喇嘛念经。然后由两名喇嘛将洗过者按进洗过池,最后仪式完毕,发给一个洗过的证书,经喇嘛签字盖章。人们便会认为已经洗清罪责,得到宽恕。求之事,可如愿以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