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2020-07-26 09:45:03)

一、学情分析

  《昆明的雨》是八上教材第四单元的第四篇。我们知道初一年级单元以主题聚合,不分文体,培养一般语文能力。八年级上册开始单元按文体聚合,开始有意识地培养文体意识,学生要学文识类,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八上第二单元学生接触过的四篇回忆性散文,学习了散文强调真实,用细节刻画人物。

这个单元的四篇散文出自散文大家,艺术性强,风格多样,各有特色。朱自清的《背影》是写人记事类散文的典范;茅盾的《白杨礼赞》是典型的托物言志散文;《散文二篇》则是两篇议论性的哲理散文。汪曾祺的这篇《昆明的雨》是一篇艺术性强的写景抒情散文,是一幅昆明生活的风俗画,在异域风物中有某种情味。

汪曾祺是纯粹文人,他的散文有中国味,继承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要求,昆明的风物分明就是一幅幅图画,图画中有情趣情思,有对美的欣赏,有诗的意境。

从情感基调上来说,回忆性的散文以及《背影》、《白杨礼赞》要么是沉痛伤感的,要么表现社会人生的重大思考。汪曾祺的这篇散文,则像家常一样,表现平常的乐趣,轻松欣喜,有艺术的情味,作者有一份平淡和从容。因此他通过平和、有韵味的语言来表现的,语言平和质朴,而又生动愉悦,富有生活气息。

在教材中,这又是一篇自读课文。但这一类散文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教师点拨引导的作用比一般自读课文要强化。

二、教学目标

  1. 梳理文中风俗画,理解寻常风俗中蕴含的美感和诗意。

  2. 欣赏情感化的语言描写,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通过具体片段赏析,理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131是难点。  根据情况12课时完成。

四、教学准备

        布置预习:昆明的雨的特点。

PPT

五、教学过程

(一)对比导入

由朱自清《春》导入,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朱自清笔下江南的雨的特点,昆明的雨的特点是怎样的?明亮、丰满,使人动情的。

   《春》在写法上,围绕春天选取几个春天的图画,表现作者对春的赞美;这篇《昆明的雨》写法类似,选取雨季中昆明的风景,表现作者对生活的真爱。

(二)雨中的风物

学生互查字音,老师提示:

   昆明人家门头上用以辟   邪的多是这样一些东西

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    )净。

真是像一球烧得炽   红的火炭!

北京叫做“把   儿兰”(这个名字真不好听)。

给上面的词正音,读一读这些句子,说说他们描绘了怎样的事物?

倒挂还能开花的仙人掌

随处可以见到的菌子

火炭似的杨梅

映绿了四周房间的。

 (三)入画的意境

      意境:生活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倒挂的仙人掌——好奇欣赏

       随处可见的菌子——喜爱惊奇

       火炭似的杨梅——柔和赞叹

       高大的缅桂花——温馨难忘

在民族危亡的抗战时期,1939年,汪曾祺由上海来带昆明,此后的7年青年时光,他在此度过,这里留下了他的青春记忆。那软软的、萦绕在耳畔的苗族姑娘的柔声吆喝,缠绕了老人一生的梦。

 入画的意境,随处可见,连作者笔下的几只鸡都极富意境,这是几只修炼成文狐的鸡吗?它们那么地娴雅柔情,为了躲避屋檐外面的雨,有限地如如定的老僧,这是多么静谧的画面,在战乱中生灵,也一样自得其乐。

对生活如此热爱,对未来充满希冀的人,面对国难当头时,也会以命相拼。

 

(四)动情的语言

   昆明的雨是明亮、丰满,使人动情的。

   有哪些牵动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

  1.滑,嫩,鲜,香,很好吃。         生动

  2.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

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质疑

惊喜

  3.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含蓄,有韵味。

     ——平和,恬淡,生动,有韵味。

 

(五)文体的特征——形散而神聚。

 

1.这些内容贯穿着一个明线,还有一个暗线?

倒挂还能开花的仙人掌

雨中的 随处可以见到的菌子 

火炭似的杨梅

映绿了四周房间的。

                             对生活的真爱。

2. 文章1-2段写给有人画画是否偏题?

  有昆明的特点,引出“昆明的雨”,再写雨中的景、物、人。

 

(六)布置作业

    1. 延伸阅读:课外阅读《听雨》、《夜雨诗意》《雨的抒情》《秋雨》。

2. 写一写合肥的梅雨季节中人和事。

 

六、板书设计

                          昆明的雨

                            汪曾祺

     倒挂的仙人掌——好奇欣赏     好奇欣赏

               随处可见的菌子——喜爱惊奇  喜爱惊奇

    火炭似的杨梅——柔和赞叹     温馨难忘

    高大的缅桂花——温馨难忘     赞叹怀想 

               语言:生动愉悦、平和恬静、富有生活气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