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子女的家庭教育,通过言谈举止、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方式,在子女人格培养和价值观念形成过程中,起着打基础、涂㡳色的作用。这种教育多了,便形成了一种体现家庭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文化氛围,在家庭乃至族群中形成了一种风气、风格和风尚,这就成了家风。
家教是一种血缘亲情和爱的传递, 往往不直接表述为理想、信念和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的说教,而是通过普通、简单和朴实的一言一行,挂在长辈人的嘴上,藏在很具体的亊里,渗透爱意、熏陶影响、润物无声,把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通过长辈人的谆谆教悔和身体力行,让孩子们明白
" 如何做人与如何做好人 " 的道理。
家风是家教的积累和升华,属于文化、道德和精神文明的范畴。 家风可以概括为 "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
八个字,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无形的精神力量, 在日常生活中影响着每个家庭成员的心灵, 满足着家庭成员可持续成长与发展的精神需求,
表现为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 展示为后辈人举手投足间体现出来的 "真善美 " 。
家教与家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人的荣誉感和责任心不可或缺,对于家庭成员尤其是年轻成员在进入学校和踏上社会之前培养健全人格,具有优先、初始、前提预制的特殊作用与意义。"
崇徳向善、尊老爱幼、勤俭持家、明事知理、团结互助、精忠报国 " 等,是家教家风的永恒主题。
好的家教家风,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源头和保证。历史上许多伟人名家的成长都得益于良好的家教家风,"
叨陪鲤对、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朱子家训
"等,在家庭教育史上均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佳话。好家教是高尚的精神滋养,好家风是优越的生态环境,好家庭是良好的成长沃土。历代先贤,无不是学习並践行了
" 读书乃起家之本、勤俭乃治家之源、和顺乃齐家之策、谨慎乃保家之方、诚信乃兴家之道、忠孝乃传家之风 "
的道理。
对于个人来说,家是心灵的港湾;对于国家来说,家是社会的细胞。"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
。好家教造就好家风,好家风造就好家庭,好家庭造就好社会。家风影响民风、社风,而良好的民风、社风,又是好家庭生长的厚实土壤。家风、民风和社风,汇聚和培养着一个文明大国应有的
" 国风 " ,无形中夯实了社会道德大厦的根基。家风正,则民风纯朴;民风正,则国家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