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牵牛花漫谈

(2015-10-27 10:28:39)
标签:

美食

文化

牵牛花漫谈



 一团和气的叶圣陶先生,毕生喜欢牵牛花。早年,他用清淡委婉的笔致写《牵牛花》,讲自己在上海的亭子间种牵牛花,——逼仄的水泥地,苦于无处取土,便用数个瓦盆摆成一行,下种浇水养牵牛花。一年又一年,盆中土乏了,没办法,只好买来催花的骨粉,使种子发芽。先生是文法和文章家,素朴的小文章,仅叙写牵牛花出苗、长高、吐蔓儿,生机盎然,嫩叶子绿绒一样层层满布,看得见花蕾花粒精巧地冒起,文章就煞笔了。没有进一步写花开,但牵牛花笑逐颜开开花的景象尽在想象中了。这是高手做文章的巧妙。

    “文革”后期,老年叶圣陶和俞平伯不改种花赏花的习惯,年年种牵牛花。日常频繁的通信中,应时要说牵牛花。春天说花籽下种,看它发芽出苗。夏季要报第一朵牵牛花开的花信,秋天更细致地描写烂漫盛开的牵牛花。俞平伯常常派晚辈送信送牵牛花的种子到叶府,他通过上海友人,得到了据说是梅兰芳梅家传下来的花种子,叶圣陶欣喜珍重。7月底,叶圣陶信里报告:“弟处牵牛仅有两种,一为紫色细白边花,一为粉色,花幅大而致有褶皱之花。后者今已开花。”紧接着8月初,俞平伯回信道:“牵牛着花,紫色,每晨可开约十廿朵。在楼廊上立一竹竿,缤纷繁丽似一花幢,颇可观。”

    北京人家,就是住不上四合院的普通人,至今仍延续着房前屋后或阳台上栽花种草的好风气。女儿所住的团结湖社区,隔路就是北京画院。我去看女儿,见清明前后,仍有老北京习惯用火箸在墙根戳一个窟窿,点丝瓜眉豆葫芦或牵牛花的种子,斜着靠墙搭根竿子,这样,一夏天的赏绿看花吃丝瓜就全有了。甘草居室外也多牵牛花,和别人的不同,我家的牵牛花不用年年下种,上年的落籽可以应时出苗发花。年年入夏,不时要给牵牛花浇水除草,确也看出了不同的景致。类似梅兰芳说的,早开早落者,是初夏时节的牵牛花。阳历五月末六月初,院里的草木芃芃绿大,南窗外面是苦楝树和冬青,北墙外的高杨矮柳也绿浓阴深,这时,自生自灭的牵牛花,一边袅袅吐蔓儿,一边开出娇嫩的红花,零星喇叭花静静地在草丛里,犹抱琵琶半遮面,害羞而楚楚动人。这最早开放的牵牛花,娇嫩又娇贵,太阳一大,上午八点才过就闭合了。仲夏端阳节,牵牛花长高长大,攀缘的牵牛花顺势而上,有的缠在月季花上,有的绕在夹竹桃和蜀葵花上,招摇开花,比着开花。但是,阳光很强,牵牛花这时开不过中午,开谢的花朵活生生贴在绿叶里,一片片仿佛是十月寒霜打僵的粉蝶。盛夏天热,牵牛花在三伏天也偷懒休眠,最热的季节,那俩月很少看见牵牛花开花。牵牛花最好最烂漫,呈现出花瀑布的景象,是夏末秋初。新得秋凉贪秋凉,沐浴好露水,牵牛花爬高最发力,花开最盛。这时不仅花开得多而均匀,而且花开的时间也逐步延长,晴天也开到午后,如果遇到连阴雨天,到了下午,牵牛花才恋恋不舍卷起边来。清人邹一桂《小山画谱》记牵牛花:“草本,牵藤附木……花开叶间,有柄如鼓子,花色蓝翠,五色相连,不分瓣,尖蒂抱筒,花心,三白藏筒内,近心处花白色。清晓开放,日高即殷,遇阴曀则花竟日。”这是写实,但还不算奇特——大院的球场,网球场篮球场的网栏网篱之上,初冬时,霜降至立冬,蜡梅开早花,牵牛花都落叶与干秧了,枯藤如线,最后的牵牛花花朵变得很秀小,但寂寞地要开一整天。牵牛花内在的光合作用如何,是科学家研究的事,不用我来辞费与饶舌。还是咱家的事,冬日的窗台,玻璃窗上尚爬着牵牛花的枯线,落过籽的牵牛花壳,空壳似荞麦皮,映着户外的日光透明白亮,眨着小眼睛一样。它的籽落于花盆里,等到把花盆搬回来过冬,阳台上君子兰或仙人掌的一侧,借助暖气的烘热,牵牛花严冬里发芽,每年元旦迎新,一拃高的小嫩苗,开放的牵牛花小花头朝下,似倒挂金钟,与水灵灵的蟹爪兰竞开争艳。花出奇!一岁之间,冬夏春秋,牵牛花变着花样开花,花开花落令人入迷。为此我觉得不可思议。

    牵牛花的花形与颜色多种多样,年年外出,在不同的地方和远方,总能发现不曾见过的牵牛花。世界这么大,总有奇妙的牵牛花在和我们捉迷藏。我好久没有看到大紫花细白边的牵牛花了,可今年在小街的闹市里,路边一个废弃的大花坛,那没有被拔掉的黄杨棵子,被我思念已久的牵牛花满满覆盖。牵牛花昂扬着还向上长,好几股嫩须交织拧成了小辫子。牵牛花下,一边是匍匐开花的鸭跖草,翠蓝色小花节节伸长;一边是紫茉莉混合了指甲草,满满开花如花笼子。这是一对八十开外的老夫妇,随着在此租门面房开店的儿子,投宿于此,打杂于此,栽花于此,满开的牵牛花里,还有一只看不见的叫蝈蝈,不停的叫声很喧很响。

    雅俗共赏的牵牛花,梅兰芳从花开的婀娜里学戏,齐白石在他的画里不断描画新的花品种……牵牛花集“万千宠爱在一身”,牡丹芍药比不过它,牵牛花不仅是吉祥花,而且是花精灵。

                                  (何频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