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观大河报“挑战清末乡试第一名”平和收场
(2014-05-05 15:18:30)
静观大河报“挑战清末乡试第一名”平和收场
今年4月9日,本人曾在博客发了《大河报对中州形势论的评价令人费解》的浅见,表示对大河报关于“清末举人常三省写的《中州形势论》的试卷刻印本,其论点就是中原崛起,和我们现在的思路不谋而合,可见中原崛起是河南几代人的梦想”的说法难以理解,不敢苟同,遂打消了翻译此文的念头。此后不胜忐忑,同时不希望出现所谓闹剧。今天的大河报对该活动结束作了报道,如下:
“挑战清末乡试第一名”决出胜负
|
数十名获奖者共聚郑州,领奖的同时交流古文翻译心得 |
|
□记者梁宁
本报讯由本报联合聚协昌博物馆举办的“读文解字——挑战清末乡试第一名”征文活动,自4月1日推出以来,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经过评选,5月3日,“读文解字”评选结果暨颁奖仪式正式在郑州市图书馆举行,数十位获奖者到场共聚,交流古文翻译心得。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钟彦飞的译文引经据典,翻译精准,成为此次征文活动的“状元”,贾喜英、张林波等人以同样的非凡文采获得第二名、第三名的好成绩,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戴庞海认为:“此次译文《中州形势论》的难点主要体现在首尾两处,不少参赛者都能准确指出其中所引文献,在不追求逐字训诂(指解释古代汉语中字词的意义——编辑注)的基础上,大部分参赛文章都文句通顺、行文流畅,体现出较好的文学素养。”
乡试第一名古代称解元。据聚协昌博物馆馆长郭鹏介绍,此次比赛的参与者来自各个阶层和职业,有在校的研究生、本科生以及高中生,还有中小学教师、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及其他社会各界文史爱好者,年龄跨度相当大,上至古稀老者,下至十几岁的青少年,都积极地参与。“他们所表现出的热情,充分反映出传统文化与历史典籍所具有的无上魅力,此为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伟大复兴必不可少之基础。”郭鹏说。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