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任达HXX
任达HXX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259
  • 关注人气:2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霾”字之考察

(2013-11-24 11:47:50)
标签:

杂谈

 

 

 

“霾”字之考察

 

  “霾”字曾是个典型的生僻字,现在则摇身一变为常用字。气象预报频繁运用该字介绍天气状况,让“霾”字堂堂皇皇成为今天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管你心情爽不爽,反正事实摆在那里,很清晰!只是很少独立发声,常与“阴霾”、“灰霾”、“雾霾”联袂登台,表述我们的生态环境。

  专家说了:“霾”指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用肉眼无法分辨的微粒,形成空气混浊,使天空呈现灰白色,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的物理现象。霾主要由煤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转化而成的硫酸盐粒子、汽车尾气排放的二氧化碳转化而成的硝酸盐粒子、由胺转化而来的铵盐粒子构成。雾是指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物理现象。两者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影不离,隔三差五在空中抱团飞一会儿。作为职业观天工作者,只好以“雾霾”笼统地广而告之。

  专家还说,“霾”的元凶是细粒子污染,需要加强监测工作。记得大作家狄更斯的名著《雾都孤儿》中,描述过笼罩头顶的大片缭绕不散之物,是指海雾起兮云飞扬?还是灰霾弥漫遮满天?反正“霾”字曾是伦敦的标志性景观。外国乱象不可追,吾国窘相今又来。如今的科学水平,只要动用技术手段检测,发现“霾”粒子这个遮天蔽日令人窒息的恐怖分子并不难——难的是怎样制止其悄然作祟频频来袭!

  专家又说,“霾”如果按照PM2.5检测,多数城市将难达标。言外之意,国土大部分经常沦陷被霾侵占。这种说法尽管很委婉,但多数人常在不良空气中张口喘气,则是难以回避的事实。好在有关部门出台若干的应急措施,只要超标就要迅速治理。

  记得少时唱儿歌:天上的星星亮晶晶……而现在很少人用“满天繁星”的词涂鸦实景了。并非人老怀旧,迷恋星空灿烂,只因大城市中少见这样的天上景观了。不管专业人士怎样解读,“霾”字的大量运用证明,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我们的生态状况正在日趋恶化,且在这样天空下生活的每一个人都将无处可逃!

汉语字义的变化,是随着客观存在的变化而变化,不断地去吻合生活实际,一字多义更是与时俱进体现了这种需求。传说最早的“霾”字与“埋”字同,言指陷在地里。后指大风扬尘天色灰暗,形容隐晦不明能见度低。以上两种都是指大自然的一种偶然突发现象。而现在专家所指的飘浮游荡空中的悬浮物,往往形成长时间的有天无日。“霾”字意义的演变史说明:“霾”字已被赋予了新意——不仅仅是描述一种自然现象,更贴近指向人为污染带来的恶劣景象。

  这种动不动就来一次的鬼天气,只要出现在视野中,就会让人仰望灰蒙蒙的天空而心神不宁,感慨人为污染带来的惩罚。看来要想过上宜居生活,“霾”字就得回归原生态,必须的。(转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建水汽锅鸡
后一篇:司马光打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