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品李清照的《鹧鸪天·桂》

(2013-04-17 21:43:07)
标签:

杂谈

品李清照的《鹧鸪天·桂》
   少时,不知桂树为何物。现在,焦作桂树随处可见:居住的小区植有,在老家的院子里有,上班的办公楼前有,大街上(比如站前路)有,公园和游园里有。人们喜欢桂树的四季常青,更喜欢桂花的幽香。因此特别在意对李清照《鹧鸪天。桂》的品味。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李清照的这首《鹧鸪天·桂》,头两句的确是写出了桂花的神韵,但后面的句子,并未升华出令人佩服的精神。她称桂花为“花中第一流”,这未免有些出语太冲动了些,这是可以理解的,大凡诗人、词人,临物赋景,总是喜欢将一时的感受做夸大语,所谓“白发三千丈”,文人大话多。

  只是,要赞美桂花,大可不必拉梅花和菊花来做反衬,这却恰是很多文人喜欢用的手段,要抬高某些物事,总喜欢拉一些无辜者来做垫脚石。这多少有违文德,待到事过境迁,往往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尴尬,譬如待到冬去春来,词人要去赞美梅花了,那么,已经被词人在这首《桂》词里说了“忌妒”坏话的梅花,可如何再值得词人赞美呢?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这是因喜爱桂花而对屈原的指责,说这么美好的花,为何当年屈原做《离骚》时,不把它也写在诗里,赞美一番呢?可见屈原也并无情思。这实在是对屈原的冤枉了,《离骚》中是明白地有“离申椒与菌桂兮”、“矫菌桂以纫蕙兮”这样的句子的,后来的词人失察,在词里发议论批评骚人,反露了自己的绌。

  李清照是这样爱讥诮人,不独战国时期的屈原,就连与她同朝而稍早些的苏轼,她对他的词也不以为然,认为他的那些气象豪放的词有失“婉约”,是以诗入词,而句逗乱点的不成其为诗的诗了。在她看来,词就应该婉约,而庄重的应该是诗,所谓“词婉诗庄”,在她的文学观念里是如此顽固,后世看来,她不免有些失之偏颇。

  讥诮的背后,固然反映着一代婉约词宗的卓越的才华,但也显露了其不无偏狭的门户之见,以为除婉约之外,那些以豪放见长的苏词辛词,都不算是完美的词作。

  但因此,她的婉约的词里也就很难容下她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当时局艰危、民族矛盾尖锐时应该有的慷慨激烈的爱国之气了。她的婉约的词,无论前期后期,也因此而词格欠高,而与所有婉约一宗的词作一起,在后世的文学史上的整体评价不如她所讥诮的豪放一派高。(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春来白蒿鲜
后一篇:老子第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