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承德印像

(2007-10-26 15:38:56)
标签:

随笔/感悟

 

承德印像

闲云

 

(一)河边的夜色

到了承德已是晚上。跑了一天的路,司机小乔吃过饭就休息了。我和妻子却无半点睡意。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承德肯定也不例外。白天是一种景象,夜里准是另番打扮。这让我想到了拉斯维加斯,夜里美伦美换,风姿绰约。但到了白天,却如一个卸了妆的、上了年际的舞娘,失去了夜晚的光彩。承德的夜景又该如何?

 

出来饭店,我们手中空空如也,连个地图也没有,更不用说向导了。就这样漫无目的地走着,度着方步,心中无一丝牵挂,手牵着手,肩并着肩,一边闲谈,一边欣赏着周围的一切,好像又回到了那梦幻般的大学时代。这种感觉谁也没说出来,只是静静地走着、聊着、欣赏着。

 

在这远离家乡的城市,没有一个熟人,突然间理解了浮萍的感觉:我什么也没有,眼前的一切都是别人的,与我无关。对于过客来说,所有的只是随身的物品和宁静的心情而已。

 

从路牌上得知这是武烈路。黑夜里不辨方向,感觉上它应该是南北走向。漫无目的地朝北走着,没多远,就看到一个用红色霓虹灯勾勒出的城墙的轮廓。城墙的前面是一块不大的场地,模糊地看到地面上画着整齐的白线,原来是一个停车场。因为霓虹灯的原故,城门也能看得出来,仅仅是个轮廓而已,到了近前也没有看清城门上的字迹。场地空空的,既没有车辆,也少有行人,只有我们俩人在这里转悠。场地的东侧有一个摊位,上面遮着塑料布,里面挂着一盏白炽灯,有一男一女两人在搬动着什么东西。尽管不是太亮,但还是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因为没有第二家可选择。我们竞直走了过去。

 

“这里面是什么?”我指着城墙问正在忙乎的女主人。

“是避暑山庄啊。”

原来避暑山庄这么近,刚才我们还担心明天去山庄的路是否好走呢。听了她的回答,有些暗自高兴起来,没想到山庄就在城里。

“有没有地图?”

“有,”那位妇女答到。随即她拉开一个小盒子,从里面摸出一张承德市区图。

“再拿一张避暑山庄的景区图。”

她又摸出一张来。因为没有生意可做,女主人倒也耐心地回答了我们的一些问题,并简单介绍了避暑山庄的由来。旁边站着的略带酒意的那个中年男子也不时插着话,使我们对这里有了大致的了解。

 

路的东侧是一条河,叫武烈河,武烈路就是因河而来。白天看得清清楚楚,它把承德分为东西两半,河上的座座桥梁又把两岸联成一个整体。可以想像,在康熙大帝建避暑山庄的那个时候,东岸很可能什么也没有,整个城市都建在西边。城市发展到现在显得比较拥挤,东边倒有些冷清,可能是为了缓解西部的压力,拓展发展空间,故起步较晚,但力度不小,一些大的机关和道路正在大兴土木,相信过不了多久,一座新城就会拔地而起。

 

河西边的堤岸用石头砌成,一米多高,两米多宽,人们可以在上面行走散步。堤岸与武烈路之间是一条十几米宽的地带,长着高大的杨树,树下栽种着些花草,布置些简单的雕塑,在泛黄的柔和的路灯的光照下,一派温馨气氛。沿此道折回,颇有些异趣。

 

前方不远处传来阵阵悦耳的歌声,便循声走去。到了近前,看到有一男一女两人在灯光中放歌,三四个乐师操着不同的乐器,全神贯注地伴奏,尽管演唱和伴奏不那么专业,但围观的人们还是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时,人们注重的仅仅是这种欢乐的氛围和娱乐的形式,有谁会在意具体的内容呢?在这个时候,这种氛围中,欣赏这样一个临时、而非精心组织的演出,站在一群随意走到一起的观众里,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心情放松,这不正是旅游者所追求的境界吗?

 

沿堤岸上前行数十步,进入了一个藤蔓织成的长廊。灯光从枝叶的缝隙中透过来,洒落在地上,就像一幅水墨长卷,一路走过,卷幅慢慢展开,任你静静的品味。朝河面的一侧,枝蔓垂落在半空,伸得长长的那几枝,在微风中来回摆动,衬着河对岸的灯光,也别有一番趣味。

 

黑暗中,一对对情侣面对静静的河水,相拥而坐,窃窃私语。坐在这里,灯光静静地泻下,夜色静静地弥漫,水静静地流动,连过往行人的说话声也是悄悄的,生怕打扰了那沉浸在幸福之中的人儿,惊了这喧嚣过后的静谧。发出声响的是来往的车辆,因河的宽阔,汽车的鸣笛也传得很远。

 

走累了,我们也像年轻人一样隈依而坐,只是没有了他们的那份激情,静心欣赏着倒映在河面上五颜六色的光的影子,还有对岸山体在灯光下显身的慈眉善目的大佛和紧紧拥抱的夫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