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子女教育 |


两个半月的暑假怎么过,这是摆在家长面前的紧迫问题。有许多家庭选择暑期出去度假,或者把孩子送到亲友家。父母都工作的家庭早早给孩子报名参加暑期的“Day Camp”,这是由学区办的周一到周五的“托儿所”,每组由两三个工作人员领着二三十个孩子半天到公园里玩,到图书馆看书,半天到室外游泳池游泳。虽然家长都给孩子们准备的防晒霜,可是孩子们没有谁上心去仔细涂抹,所以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谁参加了“Day Camp”,个个晒得像非洲小孩一样,墨黑。
女儿的学校在七、八月份举办收费的暑期班,一次课两个小时,开了几十种课。有画画、音乐课,有学诗歌的,还有学趣味数学的,学趣味科学的……还有专门教怎么玩水的!反正就是怎么好玩怎么来。
国内有亲友问暑假作业呢?我也跟着问:“作业在哪儿?在哪儿??”翻遍女儿的书包,里面有包糖,是庆祝学期结束全班开联欢会得的;有几个在学校完成的手工;有一个各年级的推荐阅读书目;找到一个信封里面是期末鉴定;还有一张到“好时游乐园”去玩的票。学区每个暑假都招待小朋友到那里玩一次。
只是给你书目建议你读好的课外书,没有任何作业,多么幸福的小学生!
我自行规定女儿假期里每天要学习半个小时英语,半个小时中文,然后才能玩。我立即由慈母变成了巫婆,女儿看我的眼神简直令我觉得自己十恶不赦,竟然在假期里还让她学习!
在美国真正比较紧张的是高中生,他们在假期里往往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去打工或者做义工积累社会工作经验,这是时申请大学必需的一项内容。
儿子给邻居割草,固定客户已有三个,临时客户也有三四个。放假前让我拉着他到“动物救护站”拿了申请表格,要到那里去做义工。那是个专门收留流浪动物的机构,如果谁家养的宠物不想要了,也都送到那里。许多人到那里去领养动物,比到商店里买能便宜一点,付的钱都被用来救助需要救助的动物。
那天我第一次进去这个全国性的机构,看到动物们被分门别类养在不同的屋子里,每个笼子上挂着个小夹子里面有张纸,打印着该动物的基本信息,供领养者参考。因为动物非常多,所以整个楼里的味道都挺大的。许多人在溜溜达达巡视,还有的人在小屋里听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感兴趣的动物的来历和注意事项,看到一对母女正把想买的小狗带出去遛。
我一时好奇,在“狗”区里,打开了其中的一扇门想进去看看都有些什么样的狗,迎面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叫声,腿一下子就软了。只见上下两层笼子密密排满了一面墙,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大狗,都是特凶特丑的,冲着我狠狠地叫着。我没敢向前再跨一步,转身把身后的孩子们推出去,赶紧把门关上了,里面穷凶极恶的阵阵叫声仍然隔着门板传出来。我问儿子:“你真的想在这里做义工?”儿子点点头说:“你不用怕,它们都是关在笼子里的。”我停了停,又问一句:“你肯定?”儿子还是点点头。
他从小就喜欢动物,有心为动物做点事。我想说普天下还有那么多劳苦大众没得到解放,动物的事是不是可以往后放放,话到嘴边还是吞了回去,孩子是从尊重中学会尊重的。
可就是这么个我私下以为没人会去的地方,儿子递上申请一个星期了,还没有回复。儿子打去电话询问,对方说因为假期申请义工的学生比较多,他们正在安排合理的时间表,先给予培训,然后再上岗,让儿子耐心等待。
明天老公姐姐的女儿要从加州来我家过暑假。这下子我手下就有四个兵了:老大是特种兵,时常在关键时刻帮我解决一些问题,比如当弟弟把手伸进鱼缸里捞金鱼时把他拎到屋子里去反省,而我要给他一些特训以准备明年参加的和大学有关的考试;姐姐的八岁女儿是空降兵;七岁的老二是工程兵,专门制造施工现场并伴随着连绵不断的噪音;两岁半的老三是敢死队员,哪里有危险向哪里冲。
我们的暑期大会战已经打响了!

前一篇:老公夜不归宿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