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子女教育 |
一个多月后的一天,女儿打开冰箱拿出牛奶,又从洗碗机里找出一个杯子放在桌子上,然后把我拉到厨房,指一指牛奶和杯子,我明白她想喝牛奶,就帮她倒了一杯。过了一会我正在网上看着什么,突然听到从厨房传来一声:“Mom,more milk please!”我下意识地答应了一声,随后突然愣在那儿,哪里来的说话声?家里怎么会有人说话?扭头一看,女儿正拿着牛奶桶站在厨房门口看着我,我推开椅子,一个箭步冲了过去,两只手紧紧抓住她的肩膀激动地问:“刚才是你在说话吗?是你吗?”女儿大概被我的狰狞面目吓着了,皱着小眉头朝后退了退,然后清清楚楚地吐出一句:“I want more milk。”我一下子把她搂在怀里,眼泪忍不住哗哗地流了下来。
谢天谢地!谢天谢地!!女儿终于说话了。
后来有许多朋友问过我女儿说话是到时候了她自然就开口了,还是语言训练的结果?我自己也不能肯定。她一开口就说的是句子,这很像是没经过训练但是讲话晚的孩子的特征,不过我相信所有的训练对她都有很大的帮助。
我在语言治疗师那儿见到过各种年龄的不讲话的孩子,有的是自闭症引起的,有的是智力低下引起的,还有的原因不明就是不讲话的。接触到这样一个群体,才会深刻体会到孩子身上任何地方出现一点问题,都会给父母带来极大的困扰,养育一个身心正常的孩子是多么幸运的事。
女儿开始讲话之后,并没有万事大吉,问题仍然存在。她因为错过了最佳说话时机,许多音都发不准确,有的干脆就发不出来。比如不会发卷舌音,“s、z、th”不分,等等,记得她刚开始叫图书馆“来BB”,草莓叫“四照BB”。我仍然带她去做语言治疗,只是重点放在教她正确发音上了。她直到去年上了小学一年级,学校还给她安排每周一次的语言治疗,纠正她的发音。这个阶段我在家里不敢教她,怕自己的发音不准确越教越坏。我时常查看女儿拿回来的练习纸,发现了许多自己以前没注意到的地方,比如发“V”时上牙是要放到下嘴唇外的。
她憋了好几年,不知暗里攒了多少话要讲,这一开闸就关不上喽,真真让我们领教了什么叫滔滔不绝。现在她一个人讲的话比家里其他人加起来的还多。我和老公对于她能讲话了都是持感恩戴德的态度,所以由着她去,可哥哥受不了,经常听到哥哥说她:“Kelly,你能不能安静一会儿?”她嗓门又大,语速又快,天天都有十万个为什么,一会儿工夫我就被她吵得晕头转向。刚生完三猪体力不好的时候,她放学之前我都要在沙发上眯一会儿,养精蓄锐等待她的归来。
有一次晚饭后趁她冲着哥哥密集进攻的时候,我和老公两个人轻手轻脚退回卧室,把门一关,两个人同时长长地叹出一口气,总算可以清静片刻了。老公揶揄说:“是谁啊,天天领着去做语言治疗?”我说这才叫“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呢。
去年夏天领着她和三猪回国住了两个月,她讲中文的那一窍也开了,中文说的字正腔圆,从此更不得了,双语齐下。回来后,一次闲聊我问老公我们回国后他最想谁,我提这个话题不是自作多情地以为他会说想老婆,我以为他会想三猪,当时三猪一岁半,特别好玩儿。出乎意料地他回答说最想女儿。我有点难以置信,说你难得清静几天,他回答:“问题就出现在太清静了,每天一下班,家里静悄悄的一点生气都没有,心里没着没落的。现在一进门就听见她在大声嚷嚷,心里这叫踏实!”
原来女儿吵吵闹闹的声音,不经意间给了我们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