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人员的利器——影响力
(2009-12-02 07:54:23)
标签:
销售人员技能影响力理解力创造力浮躁修炼杂谈 |
分类: 读书 |
前些时候刚刚读了一本叫做《影响力》的书,(是一个叫做罗伯特的美国人写的,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紧接着又参加了一个同名的培训课程,很是受益。
今天拿出来和朋友们分享。
关于那本书主要是从若干方面分别以讲故事一般的介绍了很多案例,这些案例对于罗伯哥而言有颇多启发。读完书做了一些简单笔记后,回看笔记时感觉有些许疏漏,至于漏了什么却一时难以想出。
正准备带着疑惑再把书读一遍的时候,收到了这个同名陪训的邀请。
课程是公司引进的,讲师的是一位台湾老师,就讲师的讲课风格而言,不似欧美讲师那般的幽默诙谐趣味横生。但是其中理论的阐述却也精准到位。
关于影响力也许一直以来被我们人们利用社会地位或者手中权力发挥的干预或者操控。
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每天都在不知不觉的应用自己的影响力,至于效果或强或弱因人而异,但总是在运用着。
关于课程的收获,罗伯哥的总结是对自己过去的业务活动的总结和提点,更多的是启发。
很多的影响力技能是自己一直以来在运用的,有些是一直以来寻求突破却不得其所的困惑,其实也许是运用的次序或者时机的不当造成的。
其中的理论部分更是给自己引以为得意的技巧理论的支持。但更多的是收获,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对于从事销售业务的从业人员,影响力就更是重要了。在多数正常的销售行为中,非权力影响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罗伯哥因此强力推荐销售人员暂时摒弃或多或少的浮躁,耐心读一下,如果理解力没有问题的话,必然会有大的收获,说醍醐灌顶一点也不为过。
如果读后未觉得收获,定然是没有认真研读,或者浮躁甚盛所致。别怀疑罗伯哥的判断,耐心再读一遍就对了。
至于理论部分也许你不会从那本书里得到,但是如果你自己总结出其中的理论,也许会有更大的收获。
罗伯哥认为初级业务人员过多过早的涉及这些从技巧中总结出的理论也许某种程度会误导或者束缚了你的创造力。
罗伯哥认为销售人员不缺乏的是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能力,但是缺乏的是聆听的能力、提问的技巧以及深层次分析客户真实需求的能力。而这三个方面技能的匮乏却恰恰会影响你的业务效果。如果我们不能分析并发掘客户的真实需求而一厢情愿的大肆阐述你所谓的解决方案,除了自我陶醉外,除非走狗屎运否则您难有真正的斩获。
罗伯哥曾经认为业绩的优异会使那些即便能力极为平庸的业务人员的自信心极度膨胀;业务的差强人意会使极度自信的优秀业务人员对自己产生怀疑。
随着罗伯哥对这一观点的验证与思考,也许这个判断太过武断了,对于平庸的人即便业绩优异你也难免内心忐忑。
善用影响力会使自己更加轻松的驾驭从而游刃有余。
罗伯哥原本只读书写感受却从不荐书。今天推荐这本书实在是深感这书的功效。
如果说读《论语》《春秋》如调理滋补、潜移默化般修身养性,那么《影响力》就如同止痛片一般功效立显。
读罗伯哥博客的朋友们,您如果应和罗伯哥的推荐读了这本书,那说明罗伯哥的影响力生效了,如果您摇头鄙夷一笑了之,那么您失去了一次提升自己影响力的修炼机会。
罗伯哥以自己在当前行业十年打拼累计的经验和这本书以及这门课程的收获,强力推荐。
这门课也许是在罗伯哥参加的众多培训课中收获最大的。
罗伯哥再来个武断的判断吧。
>如果您资历不深又承认天资并非卓尔不凡,读后收获甚微的话,说明您积淀不够,理解力欠缺并浮躁甚重。
>如果您资历或职位足够自信,读后收获甚微,也许您需要参加理论部分的课程;
>如果参加了课程仍觉无趣,有三种可能:
--其一,您已非池中之物需更广阔空间方能施展,准备成龙飞升吧,以免误了大好前程。
--其二,您浮躁甚盛且极度膨胀,必然伴有目中无人,妄自尊大等症状,需找一诤友给你泼些冷水,以免烧坏了头脑。
--其三,您已垂暮,无欲无刚,敲钟度日,属于无能、无用之辈,小心被炒。
武断的判断纯属戏虐娱乐,切勿当真,只记得开卷有益就好了。
欢迎您来探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