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helen高考考霸资源浪费必要限制 |
分类: 感悟与杂谈 |
最近在博友Helen的博客里读到了,Helen的高三2班的47名同学,全部被第一批录取的本科院校录取,真的很敬佩Helen的工作业绩。也祝贺Helen老师和她的弟子们。
教师的辛勤劳动和学生的刻苦努力,在这个考试年代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在敬佩Helen的同时,网络里的一个高考考霸的故事也在广为流传。
人们无不敬佩考霸的功底和每战必胜的能力。
人们也在反思高等教育的弊端。
为什么国内的顶尖名校就教不好一个连年成绩优异的考霸呢?!
难道名校名师真个就浪得虚名了?!
现在的社会里人们大多喜欢从消极的方面思考问题、或者表达观点,从而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或者是众醉独醒的另类境界,其实在罗伯哥博客里也许也有类似的苗头,但是罗伯哥认为罗伯哥博客的另类眼光也好,标新观点也好,实在是在罗伯哥的可控范围内。
罗伯哥喜欢的一句话“EVERYTHING IS UNDER CONTROL。”
今天罗伯哥的题目实在是对盲目指责的一种不懈。
教育也许存在问题,更重要的是也许社会同样存在问题。
我们为什么只看到一个考霸的经历,却忽视了名校里许多的各省、各市、各县的高考状元们,没有走相同的路呢?
学生本人嘛,或许存在问题,《卖油翁》大家都学过,善于参加高考的特点未必不是与卖油翁相同的技艺。至于是否有能力适应高校的生活学习节奏,是否有足够的智商学习比高中更高的知识的能力,也许需要考证了。
高等教育不应该是保姆式教育。不能自理自控的学生也许根本就不适合高等教育,相信目前高校里应该没有口衔着安抚奶嘴的学生。应该也没有等着家长老师更换纸尿裤的学生。
所以国家应该对那些屡次能够考取却又屡次被劝退的学生收取“教育资源浪费惩罚金”,刚好与名校擦肩而过的考生象考霸索要“名校补偿金”,刚好名落孙山的考生也应该追讨“青春弥补金”。
这样做也许可以让企图以此赚取“状元奖金”的企图彻底落空。
我们在赞扬聪明的同时、批判教育的时候,是否也该思考一下人个体的原因。“XX扶不上墙”也许的事例为什么到遇到高考问题就例外了?
各地的领导们积极的树立自己重视教育的形象,于是不知道从哪里搞来钱重金资助“状元们”难道“全民教育”变成了“状元教育”不成。
归根结底是虚荣在作怪。
又有谁能够保证没有聪明的学生利用这种无知的“状元奖励法”来为家庭创造效益呢?
罗伯哥也是一个考取过两次的人,罗伯哥也曾经内疚过自己浪费的高教机会。然而罗伯哥是因为自己的兴趣与志向的原因,罗伯哥没有重新回到原来的学校。
当然罗伯哥很自责,当初没有坚持自己的志向,从而浪费了时间和教育资源。
罗伯哥不是什么状元也不是什么名校,因此没有引起什么大的波澜,只不过在那个京郊的小山村引起了一些议论罢了。
好了,我们在批判和谴责教育的弊端的时候,也不妨从学生自身的不足来思考是否适合才更加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