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衡的借口

(2007-07-17 08:29:08)
标签:

孔子

老子

借口

入世

出世

分类: 读书

今天的晨读才只读了一半就赶快来写这篇文章了。

昨天的博文《无中生有》得到了网友的指点,也被逆风疑为与原意径庭之说,今天就赶紧拿来林语堂先生的《老子的智慧》开始读,主要是希望在找到一些更加深刻的见解。

序言只读了一半就被其中儒教与道教的差异所吸引了。其中提到,人们成功发达得意之时都是孔教徒,人们失败、失意落魄之时多是道教徒。

林先生的这一论断,准确的切中了人们的自然表现。

罗伯哥以为,究其根本还是人们内心的孔教思想在起作用,只是用老莱子的理论遮蔽羞愧的面色而已,一种寻求平衡的借口而已。

人们得意成功的时候往往会滔滔不绝的讲自己如何的积极入世,以便使并不很光辉的形象,经过刻意的擦拭显得光彩夺目。于是很多人就成了时代青年的榜样,他们也会大肆渲染成功前的艰辛,来形成更大的反差。

人们在失意的时候,事业的不顺,感情的纠葛,“恋人结婚了新郎不是我,同事升职了我还是原来的我”的那种无奈。可能会表现为无所谓的态度,表现为消极的避世。真的无所谓的话何必做出这孬种的样子,仿佛女友结婚,同事升职的一夜之间你就成熟了。

好象猛然意识到道教的高深一般,然后一旦有个机会显现自己的时候,又重新跳出来,做入世状。

罗伯哥此番言论没有任何指向性,纯粹是个人的观察与感悟。

为自己找个平衡的借口,可以让自己更加堂而皇之的准备投入下一场挑战与搏杀。

林先生讲儒教与道教的格格不入与相互倾轧,罗伯哥则认为在中国人的内心里其实同时存在着两种意识,入世与出世。

这也符合人的生物特点,累了就换到场下休息调整一下,休息好了或者不得不搏的时候,在奋力出击。

那些会给自己找借口的人未必都是成功的人,但是他们可能是相对比较平衡的人。

如果一定要罗伯哥表态,罗伯哥更加遵从儒教的旨意,却也并不排斥道教的观点,就象紧张的工作后要偷闲去休闲放松一样。

罗伯哥不赞同完全用避世的思想来使人重归自然或者用完全放弃的方式来是社会和谐。

所谓自然应该是极端的个体意识,各不相同的状态,自然而然。

任何经过某种教义熏染的教众,他们的思想相同,只是面容不同而已,就如同城市里的绿化树墙一般。经过反复的修正后,失去了自然。

真的如同那样,老莱子、庄子及他们的弟子们就完全没有必要著书立传的宣扬自己的观点了。用自己的思想影响别人是入世还是出世,设馆授徒宣扬避世,是入世还是出世。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话,著述何以传播,设馆传道又何谈不相往来。

所以罗伯哥认为入世是人类共有的特点,出世是人类美好的幻想与期待,奕或是一种临时的放纵而已。

为自己找个平衡的借口,用避世的方式疗伤,用入世的方式生活。

罗伯哥此文绝无对宗教的任何挑战与亵渎。

不知道此文是否已经够罗嗦了。也不知道是否讲清了要讲的道理。

只希望读者在为自己找借口的时候,分析一下,是入世的还是出世的、或者骑墙的借口。

注:罗伯哥指定文中的避世=出世,不论学术定义。

就到此地,欢迎指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无中生有
后一篇:雷雨之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