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中生有

(2007-07-16 08:37:55)
标签:

逆风

老子

无中生有

猜忌

断章取义

分类: 读书

最近没有看到逆风的留言了。也许对罗伯哥最近的《论语》茶会之类的话题不感兴趣了吧。逆风在罗伯哥说要学《论语》之初就点题,要听老子。

罗伯哥现在就试着写一篇关于《道德经》的博文,略表对逆风点题的回应吧。这么慢的反应一是罗伯哥在《历险牡丹江》里讲的罗伯哥反应慢的原因外,还有就是把孔子和老子放在一起学难免会混乱,也有对先贤不敬的嫌疑。

看到逆风最近很少来了,就赶快写一篇吧。爱骂人的老唐现在不知道是怎么样了,也许改用其他盲棋网名了,也许就干脆潜水了。

言归正传吧。无中生有本来是个成语,经常用来形容人们别有用心的捏造一些根本就不存在的事情。

无中生有也有在军事上的应用,用来反间敌方或者是在不可能有兵力部署的地方突出奇兵。

然而在人们常用的语意里,是个贬义的成语。

为了回应逆风的点题,罗伯哥最近把《道德经》翻看了几页,在第一章《道可道章》罗伯哥断章取义的写了这个题目《无中生有》。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意思是“无”对混沌未开时候天地的称呼,“有”是万物产生的本原母亲的名字。

因此人们造就的“无中生有”看来还是有出处的。或者从某种哲学观点来看,还是十分有道理的。

《武林外传》里秀才智杀姬无命时候的那番似是而非的逻辑里,关于“你”“我”的纠缠也就有些道理了。

也许读者会说,罗伯哥你把我绕糊涂了。

别急,糊涂就对了,我们很多时候都是从似乎明白到完全糊涂,然后在到好像明白,又到重新糊涂,再到明白,如此反复几次后,您也许会更明白,却依然是未必真正明白。

关于无中生有,在现实生活里,也许被我们反复应用着。在这个越来越自私,越来越疯狂的年代里,人们的猜忌经常是远远大于信任的。

因为恐惧也好,因为自私也好,人们在不断的给自己暗示,别人可能在暗算自己。

别人的笑话会被猜疑为别人的暗算。

很多时候这种无中生有的情节存在于各种情境当中,家庭生活、工作学习,为人处事,一切的一切,都可能成为无中生有的温床。

很多时候人们由于内心里很多无中生有的猜忌,使得人就如同一个在黑暗里与自己搏斗的人。精神高度紧张,敏感,暴躁,这样的人生真会的很累。

说到底人们就是太入世了,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太自以为是了,太以个人为中心了,或者干脆说太不了解自己了,太自不量力了。

记得读过一本阎真的小说《沧浪之水》里面讲一个太自以为是的大学生如何在太把自己当回事的意识里,浪费了一段青春,如何又放下自己后在那个大酱缸里尽情的浸染自己,最终有所成就的故事。

罗伯哥倒不是推崇什么浊流勇进。实在是对自我意识太强的一种无奈,这本书是几年前读过的,现在向所有认识到自己真的太拿自己当回事的,又在职场混迹的读者推荐,非常值得看。

诚若是人们真的能够如老莱子一般的境界,无中生有又有何妨,因为这世界本来就是无中生有的,符合自然规律的。

罗伯哥又罗嗦了,这个毛病前些天让一个好朋友非常不满,或者说要生气了。

好了,就到这里,只是罗伯哥断章取义的一个题目所以,不敢用学《老子》或者学《道德经》一类的名字。

附:《道可道章》供读者自己悟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