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武夷书院

(2007-01-09 23:59:24)
分类: 旅途与游记

武夷山的另一个重要景观就是被誉为武夷巨观的武夷书院了。

书院在天游岩景区的出口处,高大的石牌楼“武夷书院”四个字赫然在目。既然是书院自然要进去瞻仰一番,因为从来都把自己当成读书人的。

武夷书院的地位应该不在四大书院之下,因为它的创办人是儒家继孔孟之后的重要宗师——朱熹,在宋朝时候对礼学的极大发展,高中时候崔进贤先生每每提及程朱礼学总是非常推崇。

从天游出来我便径自转弯脱离了队伍向书院走去,这样当然是要被批评的,但是我实在不能确定网络时代的同事们是否依然有对古书院的兴趣。读了几天的论语,现在到了举儒讲学的书院,过门不入岂不是太不恭敬了。一个人走进书院,我是怀着极其虔诚的敬意走进的,自书院大门进入,我从门框的边上进入,没有肆无忌惮的正中而入,我不晓得这是否合当时的礼法,但是我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我的敬意,我沿从左到右的顺时针方向在书院里感受宋朝时书院的氛围。

走在回廊上,我感到自己的步伐也变的很敬重的小步趋行。书院的建筑是后世修缮的,宋朝的老墙被妥善保存在新建筑里。

在朱熹老夫子讲学的门外,我悄悄立在那里,贴着门框站立着,感到自己就象电视了读不起书的穷孩子,在教室门外羡慕有憧憬的向里面望着。我似乎听到了书生们诵读诗书的抑扬声调。在那里我矗立了好久,直到有人走动,我才回身发现是工作人员,他们似乎要在书院做午餐了。这样的举动让我有些扫兴了,我退了出来,依然是沿门边出去,就象逃学的孩子。

在门外遇见了母子二人,他们似乎并不打算进到书院里了,在牌楼前拍照,大有到此一游的感觉,男孩的年龄应该是高中一般,我有些差异,你都不知道谁在这里讲学,就拍照留念,很是荒唐。

国人对国学的丢弃让人惊异,普通话,方言里夹杂的不是文言而是英文,真的让他连续说出几句意思连贯的英文恐怕老外也会惊异了,因为中国人不仅快速丢弃自己的国学,连老外的英文也不放过大胆按照他自以为是的意思修改,于是就有了“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的笑话了。

另外我没有发现如北京长城上的随意涂鸦题刻如到此一游的句子在加上俗不可耐的名字的现象,一种可能是没人来,至少肆意遗迹之辈对书院根本无兴趣,先生教授的文字只用来留下俗名在墙砖上。

走出书院后,我有在远处眺望书院,我仿佛感受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厚重,阳光从背后照过来,书院上空仿佛漂浮着一团紫气。

古老的书院见证了文化的演进。

陆游曾寄贺诗四首(宋·陆游《剑南诗稿。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四首》),其中两首为:

先生结屋缘岩边,读易悬知屡绝编。

不用采芝惊世俗,恐人谤道是神仙。

山如嵩少三十六,水似邛郲九折途。

我老正须闲处看,白云一半肯分无

 

也许我们要用更多的时间去感受,去学习国学的真谛。

四大书院:岳麓书院——湖南,白鹿洞书院——江西省庐山,嵩阳书院——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南麓,应天府书院——河南商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武夷岩茶
后一篇:回归海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