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贡献“天府粮仓”恩阳力量

(2023-02-16 10:35:22)
分类: 四川政治经济

贡献“天府粮仓”恩阳力量

——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大力推行高标准农田建设

李传君

二月中旬来到恩阳,一行行小麦正蓬勃生长,油菜花正含苞待放,玉米苗也正在土里生根冒芽。“今年全区播种了25万亩油菜,比上年净增了4万亩!”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农业农村局机关党委书记罗霄说,这都归功于恩阳区持续大力推行的高标准农田建设。

行走在恩阳各乡镇,每一处施工点都有挖掘机在忙碌地赶工期,为的是三月底全面完成去年规划的4.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并赶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区今年要种植玉米21.4万亩、大豆4.1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5.5万亩,均比去年有较大增长。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清零了撂荒地,守住了全区耕地红线,并全面提升了耕地基础设施条件,为广大新型经营主体提供了粮油生产大显身手的舞台。一些高标准农田施工点还没完工,土地就已被流转。全区已建成高标准农田40万亩,土地流转率达70%

高标准农田,新型主体的眼中宝

尹家镇大垭口村种粮大户袁绍文,种了300多亩小麦和油菜,其中小麦和玉米套作面积占大部分,油菜与大豆轮作占小部分。在他的育种基地,玉米粒才刚刚在土里萌芽,他的心思就被邻近的水磨坝村正在建设的高标准农田吸引。他打算扩大粮油种植面积。

水磨坝村和大垭口村,均是绵延成片的半山腰二台地,大片大片的耕地无森林遮挡,灌溉又很方便,阳光充足,历来都是尹家镇重要的粮油基地。尽管尹家镇离恩阳城区有四十余公里遥远,但水磨坝村正在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就有1700余亩,占耕地总面积近七成。

“该村只剩下几百亩零星小块的没整理了。”尹家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张旭说,全镇耕地面积17600余亩,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3万亩,12家新型经营主体流转了近4000亩,最大规模的达500亩,其余被当地群众种完种尽。“因为条件改善了,群众不放手了。”

雪山镇贾村、三岩村、玉女村集中连片1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正在紧张施工。其中贾村就有540余亩,每天16台大型机械作业。“今年125日项目启动,21日开工建设,上面要求2月底必须完工,然后立即进行玉米集中育种。”贾村党支部书记向川说。

跟其他项目实施点一样,还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土地就已经被人“盯”上了。三村各自成立了土地股份制联合社,下辖若干个家庭农场。上面有一家土地股份制联合总社,统揽三个村的联合社。仅贾村540亩地,就被6个家庭农场流转了。“抢手得很。”向川说。

恩阳区202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均于今年农历正月初四全面复工,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农田3.5万亩占工程总量的75%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持续贡献恩阳力量2021年至2025年,全区拟新建高标农田18.82万亩,改造提升4.45万亩。

藏粮于地,扛稳粮食安全大旗

恩阳区总耕地面积62.5万亩,必须严守的耕地红线是54.5万亩,上面下达的粮油播种面积113万亩。但从去年的数字来看,小春粮油播种面积为47.5万亩,大春粮食播种面积为65.64万亩,已经达到了这个标准。“今年完成任务甚至增长是肯定的。”罗霄说。

恩阳区同样是四川劳务输出大县,曾经土地撂荒也较严重。去年,该区严格落实撂荒地整治“七条措施”,坚持部门包片、镇街包村、村两委包户的“三包责任”制度,推行国企示范带动、集体经济盘活、规模流转经营、农户自种代种等方式,全面消除了撂荒地。

连续多年大力推行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才是藏粮于地,扛起粮食安全大旗的主阵地。该区在具体推行过程中,总结出了“四高”工作法,引起省里关注。即:高站位组织实施、高质量规划建设、高水平常态管护、高效益融合发展。尤其是后两个“高”尤为重要。

恩阳区制定了《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办法(试行)》,建立起三级田长制,确保农田设施长效良性运行,推行高标准农田良种良法化、管理机械化、种养生态化、产品标准化、园区数字化“五化发展”思路,并推行高标准农田“国企带动、企业经营、集体示范、能人种植”四种模式经营管理,涌现出“国企+龙头企业+集体经济+专合+农户”等产业联合体。

“高度融合发展就是让高标准农田与产业园区、旅游景区和新型社区建设高度融合。”罗霄说,这不仅能确保农村产业向多业态、多空间延伸,更有利于农村环境整体改善。

另外,为坚守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恩阳区狠抓农村违法建房问题整治,对涉嫌乱占耕地建房星图片和摸排到的自查线索,及时派出人员排查核实、分类施策,去年共核查208户,立案90户,落实整改47户。

一张名片,“海山模式”值得借鉴

天气日渐回暖,柳林镇海山村5400亩油菜花就要开了。去年,该村油菜种植面积仅2000余亩,举办的首届恩阳区“田园恩阳”油菜花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在赏花的同时,海山村独特的农业产业经营模式更是引起广泛关注。如今的海山村已是全区一张名片。

海山村是由两个贫困村和一个非贫困村合并而成,如今的海山村能蜕变成名,离不开高标准农田建设之功。2021年该村启动了1300余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加上去年实施的部分,已达到2800余亩。春季种油菜,秋季种水稻,一望无际的金黄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马上就要举办第二届油菜花节了,凭借着‘海山情园’国家AAA级景区的成功创建,和刚刚批下来的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的金字招牌,相信游客会更多。”海山村党委书记韩渭才说。其实,更让韩渭才感到高兴的是,“海山模式”给群众带来的实际利益。

“海山村充分体现了‘国企+龙头企业+集体经济+专合+农户’的产业联合体模式。”韩渭才具体解释说,村集体将土地统一流转,交给区国企‘农投公司’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然后招引龙头企业,再将土地流转给他们,村集体成立合作社,组织农民参与生产。

体现“海山模式”的还有“127”利益联结机制。“我们成立了海山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加的土地归集体,每年有流转费;其余土地流转给企业,有管理费;村上持有的农机、烘干房股份也有收入。”韩渭才说,每年各项收入加起来,可达100万元,然后按10%村集体公益金、20%为村民分红、70%为村集体经济滚动发展的比例分配。

罗霄说,本土国有企业充分担当,村集体经济组织充分发挥作用,村民积极参与,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现代农业园区,并以园区、景区、新型社区“三区”同建的理念高质量融合发展,这不仅是海山村蹚出的一条经验,更是恩阳区现代农业必走的一条新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