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职业世界,你必须拥有这4种新的核心能力

标签:
古典趋势个人成长职业规划橙子学院 |
分类: 职业规划与个人成长 |
世界上只有三种人:创造变化的人,适应变化的人,和死于变化的人。让我们成为前两种人。
——古典
我是一名生涯规划师。在听上去很酷炫的名字下,我做的其实是帮助职业人更好的发现可能,发挥潜能,提高自身价值的事。
正是因为这样,我常常需要一边做信息收集工作,一边不断的做思考和判断——现在这个案例,他到底是方向不对,还是能力不行?
有些人方向错了,所以越走越窄,越用力越陷入。
有些人则是能力或者努力不够,他们希望有个GPS就能全国旅游,可其实没车哪儿也去不了。
但是近几年来,我发现越来越多的一种新的状态:不是方向不对,也不是能力不行,也不是努力不够,而是这个职业世界的版图,在发生改变。
这个改变很底层,很悄悄的,但是却很坚定,而且很明确,我来尝试说说这个改变。
1.职业世界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看看下面几个数据:
富士康在2011年开始引进机器人,到今天已经有了近5万台可以独立操作的机器人,他们的计划是2020年实现30%的自动化。这直接导致了近20万人的失业,为什么?
因为机器人完全可以干大部分装配的人的工作,而且无需宿舍、食堂,不会休息、不会跳楼。另外那70%的自动化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谷歌汽车在美国2012年已经发了牌照,今天下午的新闻刚提到无人汽车出了一个小事故,但是不要紧,以他的进化速度来看,肯定比中国的开放政策快,这意味着可能就在几年后的一天,你发现自己UBER
来的是一辆无人汽车。如果车是无人的,很难想象为什么加油站需要人。这意味着,汽车司机、加油站以及整个以司机为核心的链条,都会有巨大的改变。
不仅仅是工人、司机这样的低端行业,科技代替人的领域也蔓延在你以前认为不可能由人进入的领域。
PS这个词源于Adobe公司的一款修图软件Photoshop,这家公司上个月推出一个神器,可以自己画一个漫画,然后直接根据你的脸部表情捕捉,做出一个活生生的动画形象!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你今天上斗鱼看的直播视频妹妹,很有可能是一个有着巴掌宽胸毛穿着汗背心大裤衩的大叔对着软件和变声器做出来的。
而我在教育领域,则看的更加清楚——未来的教育机构很有可能创造一个形象,然后只需要让所有老师扮演这个形象讲课就好——这样可以解决老师人员流动和教学标准化的问题。这意味着只会PPT翻页的老师,几乎会全部失业。
其实这并不是历史上第一次发生。如果你放开双眼,这种现象比比皆是。还记得打字员和传呼台小姐吗?那是当年的热门行业,他们被键盘和短信淘汰。今天你去中关村海龙电子城,90年代真是人声鼎沸,现在萧条得要死——人们去京东商城了——讽刺的是,东哥好像就是从这里起家的。未来,司机、编剧、装配工人,办公室白领,一定也会真正的消亡。
而另外一些职业在崛起,高端点儿的叫做产品经理、影视传媒、新媒体;累一点儿的比如月嫂、体验师。这些工作乍看起来,都是属于“学校不教,没有什么专业门槛”的职业,但是却在这几年红红火火。
其实不是没有什么专业技能,这些行业哪一个都需要用到很多技能——而是这些技能新物种发展得太快,还没有被来得及命名,更别提学校开课了。
机器在以百倍的效率占领那些能够被分拆、计算、重复和有规则的事情,极大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在消灭那些仅仅会掌握这些技能的人。而大学和企业培训一般只会沿着过去的职业技能树教你一些适应企业的东西,却对于新潮流视而不见——他们自己还忙不过来呢——所以如果你仅仅看这些,很有可能你爬到顶端,才发现自己的树已经枯萎了。
如果你是个中年人,你也可以不去学习太多,你可以选择利用你手中的资源,维护好你的阵地、照顾好自己的家,这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对于青年人,尤其是是刚刚步入职场的青年人,你们的职业上升期还有20年,最糟糕的情况就是被一部电脑干死。总有一天你会对你的老板说——我全身上下都是宝,你居然去搞一台电脑?
一个全新的工作和职场世界在展开,以前的技能在逐渐失效,就像当年打字员、传呼台,今天的海龙电子城、富士康产品线的工人、央视咬字清晰的主持人一样,你看着都尴尬。
那么未来你说,是电脑的世界啰?请注意我的措辞,我不是说这些技术没有用,我说只学习这些技术,肯定会死的。真正的趋势是利用电脑,发挥人脑。
大家还记不记得那个1996年人类棋王第一次和深蓝电脑下围棋结果被灭的故事?今年1月份电脑又战胜了欧洲围棋冠军。当时世界一片哀鸣觉得人脑的堡垒被攻克了,其实棋王才没有那么傻呢——棋王很快学会了,如何利用科技模拟,然后用人脑做选择来下棋——这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医好西医好?——中西药结合疗效好。
功夫好还是枪支好?——特种队员配枪也练武功。
靠记忆力好还是靠电脑搜索好?——脑子里有大量关键词,拥有信息搜索能力的人最好。
每一次变革来临,总有三类人,一类人创造变化,一类人适应变化,一部分等着被弯道超车。
2.
怎么办——新的世界需要新的技能
那,到底怎么搞?需要什么技能?
美国的未来学家丹尼尔·平克写了一本书——《全新思维》,我未来会带着每一个我的会员读一读。里面提到了决胜未来的6种能力。设计感、讲故事、整合、共情、玩乐和意义感。简单来说,未来需要有能讲故事、会跨界、走心、会玩,还有点品味有点追求的人。
我看完这本书乐了,这他妈的不就是我吗?
这就是我做橙子学院的启发和感受——我深刻的感到,很多人的职业困惑和瓶颈,既不是努力问题,也不是定位问题,而是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游戏规则改变了的问题——过去的技术树已经行不通,新的职业技能又没有人讲。有人蒙对了,也不知道为什么,没法把偶然变必然。
我非常认同这本书的理念,于是我尝试找类似的培训或者产品,发现有很多人从不同侧面提到这些能力,但是没有人清晰的整理、讲授和指导大家练习。
我说过世界上有三种人,一种创造变化,一种适应,一种被玩死。我应该是属于第一种和第二种之间,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 !
如果你希望看到什么改变,就成为这个改变。
于是从去年5月份开始,我开始筹备这个计划,到今天大概10个月,期间拜访了近100名老师和研究者,可以给大家说说了。
▼
我把未来的核心技能分成了四个大的系别:
高效能和自控力——我说的是高效能,不是高效率!!至于自控力——我建议所有90后都可以学学。
影响力——网络时代,沟通成本接近于0,
尴尬的不是沟通,而是沟通完根本不打动。
自赏——不理解什么让自己伤,怎么让自己爽,什么是自己的意义,再大影响力和效能又有什么用?
整合与共创——今天的世界是平的,每个人都是合伙人,为自己工作。好的领导者,其实就是整合共创了一个故事的人。这也是为什么过去的领袖强调的是个人魅力——游戏规则比较清晰的年代,关键是跟谁做。而今天的很多领袖,人格魅力并没有太多强调,更多的是他们构建的蓝图、远见卓识。他们在靠智慧取胜。乔布斯和星爷在老板、同事角度都是个公认的贱人,但是他们的产品和视角都让员工和客户信服。看到未来,整合共创是一个未来领导者核心的技能,甚至比服务心态、自律这些能力更伟大。
分出这4个系,我开始找身边的人。
没想到概念一说,就找到了一些业内的朋友和很有想法的人,他们愿意和我一起干。因为还有很多人时间不确定,所以3个月后,这个名单会多至少一倍老师和课程。
未来的能力当然还有很多,会玩、幸福、审美……但是我们一开始专注这些学了就会,而且马上有反馈的能力。橙子学院的4个系分别是:高效能训练营、影响力Lab、自我探索公园、整合共创孵化器。我们会每个月按照1个主题开班,讲述相关内容。
3. 持续成长,你需要的3种人——自己 伙伴
导师
那么,是不是有了课程和训练,就能学会了呢?
其实不是,没有人是孤零零一个人成长起来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脚手架。
我自己深有感悟,每个阶段人都要学会搭建自己的脚手架。这个脚手架一般包括三类人,自己、伙伴和导师。
自己就是玩命学,不断想,经常练。但是一个人其实是憋不出来的。
你需要智商同等、High点接近的人陪你聊,和你对抗;你做得好的时候需要有人喝彩,这个人懂你;你做得不好的时候需要有人陪你,你又不是神。这就是伙伴,是同道是竞争者也是陪伴者。
《射雕英雄传》里洪七公和欧阳锋两个家伙就是这样,性格完全相反,武功一个正练一个倒练,两个人都差点送了对方的命,但是最后大笑相拥而亡。这就是伙伴。他欣赏你,激发你,又挑战你。
最后你需要导师,这个人格局境界比你高,在平时不管你;在你遇到困惑自己走不出来,或者想要升一级就差第一点点(就像健身教练帮你举起最后一次推举)的时候带你一把。可能轻轻点一下就省你很多功夫。
很多人的导师是书或者某一个人的事迹,这肯定是退而求其次的方法。真正最好的导师,是你这条路的过来人,他懂道路又懂你。
自己-伙伴-导师 这就是你的脚手架。有了脚手架,成长就不是顺着一个棍子往上爬——那样你也有可能爬很高,但是稍微一松手就掉下来了。有了脚手架,你掉也只是掉一格,很快能回去。
前段时间冯小刚演的老炮儿知道吧,其实冯小刚、王朔、马未都、葛优这些人都是同一个圈子,互相激发互相聊天。冯小刚回忆说,大部分的电影就是大家凑到一起聊天,然后抽签选一个人,把段子凑起来,就是一部电影了。
所以,成长是一种生活方式,没有人是孤零零一个人成长起来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脚手架。
4.
我们是如何帮你学习的
好了,前面是我谈的趋势、成长的方式,那么橙子学院到底要干什么?我们准备拿出什么方案?
我们希望专注在培养提升未来的核心技能方面,孵化未来的职场人才。
1.
我们提供这以上提到的4个未来核心技能的培训和训练
2.
我们提供和一群最优秀的小伙伴一起玩的方式
橙会玩:严肃又专业的在有趣的领域玩
学习控:学人、学事、学书
开脑洞:行业咨询、不同人的不同人生、最新科技与人文动向
3.
我们聚集100名职场导师,为会员提供导师热线、线上答疑、长程陪伴
——“你说,你是不是想圈钱?”
我的哥们问我,他是做投资的,两眼发亮。
他知道这个社群的价值,18-30岁是消费和成长能力最强的一群人,橙子学院的社群正好在顶端。
我说不是,我就是想做好这件事。很多人问我你怎么确信你的服务是好的?培训是有效果的?你团队能服务好每个人?
我只能说我会用做了15年教育的经验、新精英现在的力量和每一个参与者的投入,全力以赴。但是要说我100%没问题,那是骗你。
所以虽然发布会报了5000人,虽然去年小试牛刀用6个月销售了6000份职场MVP课程。我们还是决定一开始只招最有把握的人数,1000人。
这1000人应该是认同这个理念,喜欢和我们一起创造,能够接受不完美的创始人,我们把他们叫做创始会员,永远感谢在一开始的时候陪着我们。等10年后大家都牛逼了,我们一起喝酒吹牛逼玩。
▼
最后讲一个对我影响深刻的事:
在《人类简史》中,我看到两张地图,一张是1490年的亨利库斯·马特鲁斯世界地图,这张地图第一次把地球画成圆形,让哥伦布说服西班牙人让他往西走能到达印度。另一张是1389《大明混一图》,传说郑和1405年下西洋用的是这个图。两张图画的年代差了不到百年,几乎代表同一个时代的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
于是两个文明里最伟大的航海家拿着地图出海了。
但是为什么300年后,当西方文明打开中国疆土的时候,两个文明会完全倒置?当时中国和印度的GDP占全球的30%以上,而到了1840年,只占全球的不到3%。
地图反应我们对于世界的态度。在哥伦布的地图上,西班牙在世界一角,而整个未知的世界占了大部分,非洲、欧洲、中国、印度清晰明确,任何一个看这个图的人都会认为——我要去未知看看。
而中国的地图上,以中原为中心的地图被放大到不成比例——非洲、欧洲挤到了一边。不清晰的地方写上了“北蛮”“番夷”……我们自恋的把自己放在最中间。
对于未知和新事物的态度,决定了我们的未来。
世界上只有三种人,创造变化的人,适应变化的人,还有死于变化的人,橙子学院希望汇聚前面两种人。
虽然未来不确定,虽然自己还没有成为最好的自己,但是我们依然前行,因为内心有信仰。
成长,是面对未来的信仰。
橙子就是要聚这群人,做成这件事!
▼
最后,我想说,我要真的亲自挑选这1000名我们认为“最具备橙子精神”的人加入我们,成为创始会员,一起创造和建设这个成长社群。我们拿出自己的诚意,我们决定用一个吐血良心价——800元/年做为会费,也就是说从2016年3月15日到2017年的3月15日,我们都会在一起成长。
暂时没有审核通过,或者天生喜欢理性观望的朋友们也不用着急,我们很快(可能在五月份)就会有第二批的会员名额,人数会放宽。到时候你迎来的,一定是我们和创始会员一起共创出来的,更好的橙子学院。
但如果你是一个热爱成长,常作不死,喜欢共创的人,请不要放弃这个和我们一起创造历史的机会!
如果你希望加入我们,请扫描二维码去【橙子成长联盟】填写申请表。不管成不成,我们会尽快给你回信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