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怕误了孩子们的高考“

(2008-06-02 12:22:30)
标签:

地震

高考

东汽中学

心理

教育

分类: 且行且思

    从灾区回来,让我惊奇的是,电视在看到东汽中学的几率,几乎比我在德阳的时候还要多。

  三天过去了,4家电视台,很多报纸记者、3波明星去慰问过,期间打断了上课5次。有人希望我介绍有故事的孩子,还有人给我电话问问那边的孩子需要什么明星,希望可以介绍他们过去……

   大家的爱心被激发,这很好。虽然有一点点慢热。

   但是我更希望这些问候不要打乱孩子们的高考脚步,毕竟他们为了这个目标奋斗了12年,经历了这么多,还是在傲人地坚持。我问一个同学,你希望考好么?他出乎意料的告诉我,其实现在成绩都不重要了,关键是这个时候,越难,我就是要考完这个考试,这就是对自己和对下面的朋友的一个交代。

   面对这样的一个人和一个信念,我无话可说,只有继续支持和加油。但是面对媒体和各界爱心人士们,我的建议是:可以更多关注那些高一高二的孩子们,他们现在处于一种完全心理角色缺失:学生角色被迫暂停、家人朋友角色也许失去的状态。你们的关注和进入正好是最好的支持。

   但是对于高三的孩子来说,对于这些已经进入状态的孩子来说,更多的支持也许就是 LEAVE THEM ALONE。

 

   我呼吁尽快停止对高三孩子的大部分采访、访谈、慰问

   如果需要一个理由的话:

   我怕耽误孩子们的高考!!!

 

   因为对于他们,那不单纯是一个高考,而是他们必须面对和克服一种人生的使命,也是他们对自己、对故去者的一个承诺。

 

   给勇敢的上路者一点空间,给自己的爱心留一些距离,他们能走得更好。

 

 

附:东汽中学教导主任的采访:

 

 

 

“我怕误了孩子们的高考”

 

——东汽中学教导处负责人王成杰的心事 

 

http://www.jyb.com.cn/ks/gk/gksx/W020080529360908763315.gif

5月25日,东汽中学高三学生在德阳三中复课,备战高考。本报记者周滋麟摄

  5月27日,在四川德阳三中院内的帐篷里,临时安置在这里的东汽中学教导处副主任王成杰焦虑地对记者说:“我真的怕误了孩子们的高考。”这天天气很热,幸存的141名东汽中学高三年级的学生正在帐篷教室里上课,同学们齐声响亮地回答着老师的问题。

  “现在孩子们看起来一切都很正常啊!”记者说。

  王成杰来不及接记者的话茬,他正在忙着联系给教室里配电扇。

  “太热了,弄不好孩子们要中暑。”教导处原主任在地震中遇难了,复课后,高三的孩子们的生活学习就由他来照料了。

  王成杰说,孩子们苦学了3年,就等着高考这一天呢。再加上地震,很多同学失去了朝夕相处的伙伴,失去了亲人,大家都憋着劲儿要争取高考好成绩,以告慰逝去的亲友。

  “可是孩子们总是被打扰。他们的事太多了——明星慰问来了,又走了;一批批的记者来了,又走了;大批的心理工作者来了,不少也走了。这都是社会的爱,孩子们从心里感激,我也知道这都是好事。

  可是,我这个做老师的就是感觉不太对劲儿,因为孩子们不得不一遍一遍重复那些灾难故事,我心疼!这对孩子们的干扰太大了!”

  “我不希望孩子们留下心理隐患,否则就是考上了大学也会出问题。但我总感觉现在这样不行。这就等于把孩子的伤口当作拉链,拉开又合上,再拉开再合上,这不是让孩子们再次受伤吗!”王成杰说,“尤其是一些所谓的心理干预的志愿人员,像走马灯,一两天就走了,根本就是走过场。难道心理干预就是这么简单吗?”

  他称赞北京来的心理干预志愿者古典先生做得好,来得早,时间又长,从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习时间,与同学们同吃同住,早上一起跑操,生活上融为一体,同学们都很信任他。“这才是同学真正需要的心理援助。”王成杰说。

  “地震之后,孩子们长大了,明显懂事多了。他们的帐篷宿舍都很整洁,原来宿舍卫生一团糟。孩子们学习进步也很快,原来感觉很难的题,现在做起来容易了。我告诉他们:要珍惜这一切啊!”

  “那您认为,对这些高三孩子来说,社会最好的援助是什么?”记者问。

  “首先,我呼吁对这些高三孩子参加高考要有优惠政策。再者,给我们支援好老师。我们一些优秀的老师这次遇难了,有缺口。另外,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教材我们也很需要,哪怕是旧的也行。以前学生们用的教材都永远留在废墟里了。”王成杰惋惜地说:“我们的文科状元在地震中走了,是校长的女儿;共有14个尖子,都是北大、清华的料儿,这次死了5个。”

  “我真的担心会误了孩子们的高考啊!”王成杰又一次说,“高考对他们太重要了。”(本报记者张圣华柯进 5月28日发自四川德阳)

 《中国教育报》2008年5月29日第1版

 

原文摘自:

http://www.jyb.com.cn/sy/tpbd/t20080529_166473.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