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职场职业规划东航返航杂谈 |
分类: 职业规划与个人成长 |
东航返航不是职业道德问题!是职场问题!
一。东航返航:企业和员工的双输
东航返航(详见:http://mil.news.sina.com.cn/nz/fanhang/)事件这几天沸沸扬扬,大家都站出来说,“置顾客的性命不顾”的飞行员无职业道德,“东航公司管控不力”,”航空业管理不力”,还有人说“飞行员紧俏”是真正原因。仿佛大家都忘记了这是一场事关人命的商业职场博弈。
从个人情感来看,双方各执一词,各有痛处。从职场来看,东航返航是企业和员工的双输。企业输了,大家以后坐飞机都不敢上东航的飞机,起大早从北京起飞去上海,睡了一觉,一下飞机收到“北京欢迎你”,估计谁也不敢坐。
员工输了,估计以后东航的飞行员没有人敢用,中国的飞机飞行区间本来就窄,航道比国外拥挤很多,在空中掉头返航就好比下午六点开车在北京西直门立交桥逆行,是要出人命的!能拿人命要挟钱的人,和绑匪有什么区别?
不管东航返航原因为什么,起因是由于钱,而结果是两者双输。
所以东航也假装“丢失数据”,飞行员也号称“天气不好”,直到现在还没有公布原因,叽叽歪歪,极不坦荡。因为他们都是输家。
为什么?因为双方的没有一个坦荡的商业职场心态。
二。土匪对小孩,企业员工之间的心理博弈。
企业的土匪心理:
企业的方式很BT。企业的预期是:我把你培养了出来,你们他妈的就应该好好的给我服务!因为你是我的人!
这是个什么心理?这是土匪心理。当年你跟着我,是我把你带出来的,你就要给我服务。给多少钱也不能换,换了就是不讲义气。
飞行员的孩童心理:
飞行员对企业也有一种变态的心理,你不给我加工资,我就给你捣乱!这是什么心理,这是孩子的心理!
如果把这个人当成企业的话,我和你签了合同,给了你钱。你却中途说,我要你提价,否则你给我分过来的员工小命难保,哼哼,你自己想去吧!~这是什么行为?说小了,这是诈骗,说大了,就是恐怖主义:拿无辜局外人的生命说事。返航的危险性已经提过,在此敢问一句返航的飞行员,为什么不等顾客下飞机再飞?到底是用飞机返航要挟,还是用顾客要挟?
如果这个人是一家公司,你还敢不敢和这样的人做生意?换成你是老板,你怕不怕?以我自己做职业规划的经验,我建议大部分公司:宁肯招一个差一点的,踏实。也比招一个随时会要挟人的人好。《士兵突击》的成才和许三多就是这么回事。
三。道德问题?商业问题!
公司土匪,所以员工恐怖主义。很多媒体说这是一个道德问题,我觉得这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商业问题。
如果把飞行员本身作为一个项目,就变得很好理解了。
作为东航,给予了飞行员足够的培训,相当于飞行员的投资方。几年过去,准飞行员投入精力,东航投入资金和训练,他成为了合格的飞行员,开始能够创造利润。这就好比一个飞行员和东航一起合资的一个项目开始盈利了,利润一部分归东航,一部分成为了工资。这个时候,企业和员工作为两个股东,工资问题,无非是利润分配问题而已。
但是东航显然缺乏控股的能力,而且一开始也缺乏控股的意识和规则。所以东航拿不出来什么经济手段来控制飞行员,所以只好下死命令。飞行员也从来觉得东航的投资是无偿投资,所以自己不能放着更好的地方不挣。于是导演了这样一幕闹剧。
我的建议很简单,商业的问题商业解决。
航空公司以后在培养这种紧俏人才的时候,应该签订类似于股份合同类似的协定,算出来每年的投资回报率,逐年还清。如果中途想跳槽就自由跳,但是项目好了想卖,有请先把企业的股份买走。类似球员转会,歌手转唱片公司。
企业员工,清清楚楚,不亦悦乎。哪里有什么道德问题?
这个行情应该还有一个大商圈在后面,飞行人才的价格能够随着市场的需求上下浮动。飞行员紧俏的时候,这个项目价值高,所以行情就要上涨,十万一个月都嫌少。如果飞行员满大街都是,那就赶快变卖。
到51JOB打一个广告:“某人,35岁貌端,会开飞机,带机求职。”
一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