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工作室组成(3)致张敏老师的聘书
(2018-12-14 17:43:14)
标签:
名师工作室工作室组成聘书 |
分类: 名师工作室 |
工作室组成(3)致张敏老师的聘书
兹聘请程集中学张敏老师为本工作室核心成员。
本工作室作为“安庆市第四届名师工作室”之一,必须接受安庆市教体局人事科、宿松县教育局人事科的领导与管理,并由此获得财政拨款,接受其监督与考核;
由于本工作室主要活动区域,小在“宿松二中”,大则在宿松全县;因此本工作室首先接受宿松二中的业务领导;进而接受宿松县教研室业务领导。
本工作室作为宿松地方语文教研平台,亦愿意在更广泛的区域开展教科研工作。特此联络省级示范中学程集中学,聘请张敏老师为本工作室核心成员。
我们希图工作室团体在更高的教学水准引领下,推进各自的教学及教学研讨工作,获得更广泛的影响。
吴忌工作室
2018年12月14日星期五
附录:张敏老师的学术简历
张敏学术简历
基本情况
张敏,男,汉族,1981年10月出生,2002年毕业于池州学院(原池州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2002年9月至2003年8月就职于宿松许岭初中,2003年9月至2009年8月就职于宿松凉亭中学,2009年秋调入宿松程集中学。
宿松县第三届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
安庆市第四届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
安徽省首批名特级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吴忌工作室成员。
学术简历
今年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50余篇教育教学稿件,其中有多篇刊发于《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旬)《语文教学与研究》(上旬)等中文核心期刊。
自编年度总结《教育行走》(其一)、教育行走(其二)、《语文要有光》等三本;
已主持过县级课题《读名作思名人写名文实验研究》(已结题);
正主持市级课题《农村高中生读整本书的路径与策略研究》。
目前主要从事课堂教学与文本解读方面的研究。
教研论文代表作
论文《对话“君子”的背后》发表在《语文学习》2017年第6期;
论文《并非闲笔》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旬2016年第8;
论文《依“劝”破题披文入理》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旬2017年第12期;
教学札记《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札记,刊发于《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年第3期上旬刊;
教学实录《在动态生成中裸出精彩》发表在《读写月报》(语文教育)2016年第8期;
汲安庆教授在2018年第10期《中学语文》(上旬刊)以“在比较中实现熟悉与陌生的相乘”为题点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实录。
学术见解
语文宣言:努力活成一束光
安徽宿松程集中学
清晨,站在窗前,顺着透过坚硬的玻璃直射进来的一束光,我的目光停留在一盆因连日阴雨而快要枯萎的花上。随着阳光照射的时间愈来愈长,慢慢地,收敛、卷缩起来的叶子开始打开、舒展,逐渐有了生气,终于成为一道风景。其实,何止是那一盆花,每一个人的成长,倘若能遇到一束光,也能活出自己的模样。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思考:教师的价值和意义在哪里?寻寻觅觅,终于顿悟:教师的价值与意义便是努力成为一束光,温暖着自己,照亮学生前行之路。
常常忆起2002年在池州师范专科学校毕业的时候,蔡澄清先生赠送的一句话:读点书、做点实验,努力做一个有追求的语文老师。掩卷沉思,曾有一段时光因名利牵绊、被人事纠缠,碌碌而为,辜负了先生殷殷期望。直到遇见一本书——《一个特级教师的工作札记》。1981年10月出生的我终于发现,日常琐碎的教师生活原来也如此多彩,随性的教育言语竟能发出光华、温暖心灵。
心一笃定,寻便开始。一个个优美而健康的灵魂,便以站立的教育生命姿态大写在眼前。于漪、钱梦龙、蔡澄清,王栋生、李镇西、黄厚江,王开东、刘祥、吴忌,这些闪光的名字一遍遍在心底淌过。他们便是一束束光,使我心里亮堂起来。
于是,化沉沦为奋起、化抱怨为静读、化清谈为文字,生命便也慢慢丰盈起来。于是,每天除了上好高三、高二三个班的语文课外,每一个温馨的清晨、每一个曼妙的午后、每一个恬静的黄昏,也会游曳于文字间。慢慢地,借助王荣生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竟然可以穿越重重迷障,略微抵达学科本性;借助曾祥芹先生的《文章本体学》《文章阅读学》,开始懂得文字排列组合的些许奥妙;透过黄厚江、刘祥、李仁甫诸先生的文字,开始领略到语文课堂的魅力。原来,语文应该这样教,语文还可以这样教。
渐渐地,渐渐地竟小有收获。《对话君子的背后》《赏字析句
此刻, 请允许我道一声感谢:感谢成长之路上遇见的一束束光。
常暗自怀想,若干年后,我是否也会和他们一样,成长为一束光亮?也许会吧,也许永远不会。不过,努力本身是会发光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