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年宫当与蕲年宫

标签:
旅游文化宝鸡蕲年宫瓦当 |
分类: 青铜宝器 |
蕲年宫又作祈年宫或祈年观,遗址位于凤翔县长青镇孙家南头村西南150米的一处台地上,属于千河东岸的三级阶地西边沿。《尔雅·释宫》载“观谓之阙”,说明蕲年宫门前两侧有望楼。
“蕲”通“祈”,取向天祈求丰年的意思。蕲年宫是秦汉时期天子祭祀五畤和先王斋宿场所。《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九年四月,宿蕲年宫,并在此举行加冕典礼,说明了蕲年宫在秦代宫殿中的重要地位。但这一重要的宫殿具体位置此前却一直难以下定论。
《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蕲年宫在岐州城西故城内。”唐岐州治即今陕西省凤翔县城,今凤翔县城西郊虽有西古城村,但西古城及其附近并未发现较大的秦汉遗址。郦道元《水经注•渭水》记雍水又说:“水出雍山……南流经胡城东,俗名也,盖秦惠公之故居,所谓蕲年宫也,孝公又谓之橐泉宫”。由此可知郦道元也是把蕲年宫记述在雍城(今陕西凤翔县南)西郊、雍水西岸,即“胡城”。然而,考古工作者经过长期勘察,在雍城西郊及雍水西岸并未发现所谓“胡城”,甚至连较大的秦汉遗址也从未发现。
1982年夏,一个寻常的傍晚。雍城考古队的几位学者在进行野外考古调查时,在凤翔长青乡孙家南头村堡子壕发现了一处战国秦汉建筑遗迹,并采集到一件“蕲年宫当”瓦当。瓦色深灰,当径16.7厘米、轮宽0.8厘米、厚2.5厘米。为一般四字瓦当布局。文字笔划纤细,苍劲古朴,疏密有致。1985年冬又在那里采集到“橐泉宫当”一枚,这为确定两座宫殿的位置,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直接证据。
1996年11月,陕西省雍城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确定了2万平方米的保护范围。整个遗址西临千河,东与凤翔塬相接,塬下为宝冯公路,地势东高西低,北、西、南三面为断崖,呈不规则椭圆形。
在遗址西半部有一弧形壕沟,长约50米,宽约4-5米,深约2.5米,壕沟断面可见文化层,包含大量瓦砾,并发现夯土层,每层厚约7厘米。地表陶片丰富,并采集到绳纹筒瓦,菱形纹、回纹、云雷纹空心砖,云雷纹铺地砖及“蕲年宫”“橐泉”“来谷宫当”“竹泉宫当”“长乐无极”“云纹”“虎纹”“太阳纹”等瓦当,还出土了陶制排水管、空心回纹砖等文化遗物,确定遗址为一处极为典型、保护较完整的秦汉宫殿基址。
由考古发掘可知,此处遗址同时并存着四座不同名称的宫殿建筑组群,彼此相距不远,同处于同一宫城内。其中,来谷宫、竹泉宫文献失载。“来谷宫当”中的“来”通“赉”,“谷”通“毂”,“来谷”读为“赉毂”,《礼记·月令》曰:“孟春之月,……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郑玄注曰:“谓上辛日,郊祭天。《春秋传》曰:“春郊祀后稷,以祈农事。可见,来谷即祈求天赐嘉谷使五谷丰登。这与“蕲祈年宫当”的“祈年”的意义相同。祈年、祈毂均是国之大事,蕲年宫与来谷宫作用相似,位置也应相近。
现代学者们普遍认为,蕲年宫建造于战国中期的秦孝公时期,是为祭祀后稷、祈求丰年而修建的专用建筑。
原载于2014年8月5日《宝鸡日报》、《雍秦文化》(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年12月版)
http://s5/mw690/001ncn7izy6KZ6wYKJ644&690
http://s13/mw690/001ncn7izy6KZ6xlAe0dc&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