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赶出院”将了医保制度一军

(2016-01-11 18:05:03)

  看了此文深有感触,因为我的一个好朋友的母亲90多岁了正在遭遇经常被“赶出院”的窘况...

       “赶出院”将了医保制度一军

   日前,一条《医生为什么赶你出院,因为你是医保病人》的网帖被广为转发,帖中称现时医保政策会导致医生不得不推诿重病医保患者。记者了解到,不少医保病人曾“被转院”,比如一位肝癌患者3个月转院4次,每住够10多天,家属就要“找下家”。对此,广州市医保局1月6日作出回应,称医保中心从未限制病人住院天数和每次花费,并认为将其推脱到医保制度上,是具有欺骗性的说辞。
医保局的回应不无道理,对医院进行总额控费,需经过仔细论证和精确计算,定额的科学性是有保障的。若医院进行认真调控,可做到在不超出总额的前提下,为患者提供合适的诊疗。不过,站在医院的角度,问题可没有这么简单。总额控费须通过具体行动来落实,假如不进行具体分配,每个科室或每位患者都可能存在特殊情况,都有突破次均费用的理由,医院的费用总额被突破在所难免。
医院赶医保病人的现象,触及医保付费方式这个核心问题。如何向医院付费,是医保制度最关键和最难办的一项内容。若按项目付费,即患者做多少检查吃多少药,医保都按比例报销,固然可让患者得到充分诊疗,但也极易走向过度诊疗,出现大处方或大检查,造成巨大浪费。若用总额来控制,医生诊疗必须考虑价格因素,过度诊疗得以缓解,但又会出现推诿患者、消极诊疗等新问题。似乎不管怎么选择,总会有弊端。
其实,从多年的经验来看,无论按项目还是按总额控制,只要措施是单方面的,则总有一个突出问题难以化解。正因如此,近年来的趋势是,探索实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相结合,通过综合付费方式进行相互弥补和优化,类似的举措已在一些地方进行过较有成效的试点。可以说,“赶出院”将了医保付费制度一军,说明医保付费制度亟须改进和完善,若固守原有的方式不变,不针对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制度改良,医保患者被反复赶出院或直接被拒收等现象,就无法避免。(摘自1月8日《京华时报》罗志华 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