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兴在德

(2015-04-20 23:38:05)

     家教就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一种教化,儒术的衍生,已经是中国比较得意的传统文化了。家风者,家德也,无家教无以有家风。

    家教之下出忠臣,也出奸臣,出孝子,也出逆子,出豪杰,也出懦夫,甚至小偷大盗之类,也未必没有受过家教。鲁迅和周作人是一母所生,一父所训,兄弟皆有璨然之文章,然而一为伟大者,让人敬仰,一为渺小者,令人遗憾。孟轲承蒙其母之育,但孔丘却是三岁失父的。家教似乎并非万能,它尤其不是成材的保险和必然。

    然而家教绝对不可少。家教显然是有助成材的,凡在世上能立一功或数功之人,多得益于家教。鲁迅是,胡适也是,梁思成也是。张爱玲的家教差,因为父母皆不能倾心照顾她,但林巧稚和杨绛却无不有好的家教。家兴在德,家落家败,多以德在某个环节遭损惹了麻烦。所以家兴是离不开家教的,我主张强化家教。实际上不管发生了什么,只要生活之流在继续,家教就不会停止,甚至当年在把阶级斗争引入家庭的时候,智者仍存家教,而且更严。唯愚者想投机一把,呼东呼西,迷失了方向,有的还连累了家庭。

    关键是家教的内容要适应世界的变化。一旦家教老朽,其家也难兴。当然,不知道从善如流,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以侥幸当聪明,也许发财作威,终是祸之所伏。

    德之最高境界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及:“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登此境界颇难,然而尽管身不能至,心有向往也算鼓舞,遂经常吟咏圣贤之语,也会以此导向我的子女。我以为德之底线有三:可以沉默,以口出谎言为耻,其一。可以赚钱,以得利无道为耻,其一。不出卖同仁和同路,其一。虽是底线,持而守之为贵。

    有一个问题也许使千门万户都处于困惑之中:在外碰巧遇到抢劫、行凶及对妇女的欺辱,是应该规避呢?旁观呢?还是挺身而出扶危济困呢?可惜听到的往往是受害者在受害,作恶者在作恶。是否有长者把见义勇为和仗义执言奉为家教的意旨以寄希望于晚辈呢?风清是需要义士和义举的。明哲而自保,几近于自私。但愿家教能加一点义文化,但愿社会能支持义文化!实际上义文化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悲哀是现在没有侠客了。

 

                                          二〇一五年四月八日,窄门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识黎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