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怀群《水泉寺村志》序言【2】
(2024-09-09 00:12:12)
标签:
《水泉寺村志》序言水泉寺村水泉寺村志张怀群泾州 |
分类: 圣地泾川·地望与人望 |
《水泉寺村志》序言【2】
是一地发现舍利最多,泾川三次发现舍利、有6个舍利地宫原地。
1964年、1969年、2013年在水泉寺农田下发现唐大云寺、北周宝宁寺、宋龙兴寺,分别出土14粒、数十粒舍利,两千多粒诸舍利和地宫。还有大兴国寺地宫、大云寺孟诜记地宫、李治分舍利地宫待发现。
是三千年古城原地,其城市标志商周的祭坛(盘顶子)今存。
是阮国之标志阮陵完好之地。
是全球华人阮姓和越南阮姓发源地。
是周共王驻跸之地标志共池遗址今存之地。
是隋朝的水泉寺古建筑群原地、原寺基、唐代山门保存至今之地。
是泾州首府(相当于省会)原地。东汉时,安定郡从高平(今宁夏固原)迁扶风又迁于水泉寺。彼时,安定郡城、临泾县城均置于此。北魏设泾州,领6郡17县,辖今平凉、庆阳、关中、陇右、宁夏大部。宋代泾原路驻泾川,泾原路辖五州三军。
是安定郡(相当地级市)驻地。
是临泾县、安定县、保定县、泾川县县城原地。
是泾原节度使和节度使府(相当兰州军区和司令员)、泾原路(相当省)府、泾原彰义军府、彰化府原地,节度使节度军事至甘肃武威、宁夏、陇右、关中。
是饱受争议的临泾县县城原创地。临泾,面临泾水之意,和临汾临汾河、临洮临洮河之意同。临泾县原创时如果在镇原,应该称临蒲。要为临泾县原创地定性,第一证据是临泾命名时的字义,就是临泾水。如果说临泾县相邻泾川县,那就应该叫邻泾而非临泾。东汉至隋,临泾县城在水泉寺。隋唐之后,临泾县和县名一起迁往今镇原县。这与泾川泾明乡长武城村是长武县的原创地,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三月把长武县和县名一起迁往今陕西省长武县地一个道理。长武城原地遗产今还完好存在于泾明乡长武城村。2004年,我们在泾河之南的泾川南塬太平乡三星村发现了北魏墓和墓志铭,首句为“余惟大魏正始四年十一月五日临泾民王明生”,文中有“封临泾侯”,坟四至有“北盖泾水”而非“北盖蒲水”句。证明临泾县县域南至今黑河川一带。又,镇原至今未曾听说发现北魏的有临泾字样的金石。
是汉别部司马(领兵之将军)印、广武令(相当广武将军)印、汉率善羌长(皇上封赐的羌族首领)印发现之地。
是宋泾原路都钤辖知军州事驻地(相当省军区司令部、省会)碑刻《宋会仙亭游记碑》发现之地,由水泉寺四社王连升先生2000年前后在兼山顶发现。
是秦始皇、汉武帝、苻坚、姚苌、赫连勃勃、赫连昌、赫连定、拓跋焘、万俟丑奴、胡太后、宇文泰、隋文帝、李世民、赵匡胤驻跸、鏖战、巡幸之地。史载,秦始皇过回中(回中是泾州代称)。汉武帝通回中道,11次巡幸安定。胡太后故乡在临泾县,曾回娘家当为史实。宇文泰在泾州谋划、托孤、发祥。宇文邕筑泾州东城。隋文帝做北周宰相时,陪皇帝多次至泾州;凡是隋文帝去过之州,后都建大兴国寺、分舍利。李世民在泾州灭薛举28年后,至破薛举占地,给孤寡老人粮布。赵匡胤微时至泾明长武城龙马寺,其寺壁上曾为其画像。等等。凡皇上巡天下、争天下,驻州城乃国家规矩,皇帝过、至、抵、达回中、安定、泾州,其行、渡、食、宿、安保,数以千计的禁军及随行,必以驻军、城池、水源、食材、地形兼顾皆强的城市为首选,亦唯泾州城有此能力,这是免考的史实。
是隋文帝父亲杨忠担任泾州刺史及府第原地。
是王茂元官邸原地。王茂元任泾原节度使,集西北大部军事节度与行政与一身。
是李商隐入洞房之地,李商隐为王茂元秘书,后为王茂元女婿,他在彼时此地收获了一生最真挚的爱情。
也是改变了李商隐仕途、命运轨迹,从而诞生了爱情诗鼻祖地位之地。
是李商隐代表作《安定城楼》诞生和安定城楼原地。
是范仲淹,滕子京开府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