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怀群)1977年以前的高平街道(11)

(2023-05-04 15:50:53)
标签:

高平邮电所

高平公社革命委员会

高平供销社的食堂

高平街道

历史

分类: 圣地泾川·地望与人望

又要向西,是几间私人店。“甜胡子热鸡蛋”、“甜胡子热鸡蛋”,西城门洞里一直有一个河南口音的老太婆的叫声,卖的是甜胡子杏、热鸡蛋,省略成了这样一句经典的叫买声,全公社无人不知。从河南逃难到高平镇,靠着小买卖,挣了不少钱,先期能够吃饱穿暖,继而白面馍肉蛋不缺,还买下了这家店铺。她一直流着鼻涕,嘴脏脏的一直抽烟。她一边卖一边吃鸡蛋、杏,不停的把杏仁核桃砸碎吃,嘴角里流着白汁子,脸上也有。还有一个叫老岳的安徽或者江苏人,传说他曾经是国民党的高级军官,他是重要的当事人,隐名埋姓跑到这里,就没有人追究他了。他卖颜料,双手和嘴巴上各种颜色一直洗不净。自己现场边做边卖钥匙链、笊篱,手很巧。也卖眼镜,他就一直戴着一个黑黑的圆圆的石头眼镜。个别牙齿长长的突出来,黄黄的,一直是嘻嘻哈哈的。旁边有鸡蛋买一点,卖蒸馍的、狗舌头干粮的过来,他胡乱买几个,把肥肉片夹在干粮里面大口吃起来,比高平公社的当地人吃的好得多。506070年代,他平静的过着这样的生活,文化大革命后期,才下放到高平大队的崾岘里,在一个窑洞里的炕墙里填满麦草,被褥铺上去,不用烧炕,越睡越暖和,这却是南方人的聪明,他自己做蒸笼等灶具。后来他下到1km深的鲁家山,下到山底就很难上到原上,买东西更困难了,他在萝卜白菜等每一棵蔬菜旁边挖一个小坑作为卫生间,在坑边解手,然后埋掉,肥料等于直接施在蔬菜的根部,萝卜白菜奇迹般的长出几十斤重,当时他已经七八十岁啦。夏天,自己用布做的袍子,草根编的凉鞋,穿上很舒服,凉快。棉袍子、棉鞋也是他做的。

再向西,和西城墙连接着五六间房子,是高平邮电所,门头很寒酸,很大的一个电线杆的瓷瓶反过来装浆糊,我一直去为父亲发信,一看见营业者就害怕,那个人一直很严肃,看见信封上父亲的名字,说认识父亲,他后来在县城邮政局工作。他每天要背四五个很大的白色的帆布背包,穿越高平街道,送到仓库门口邮政车上,又背几个大包回来。1960年代中期邮电所才搬到东门北面那个高台上。

出了西城门洞向南拐弯,是一个三四米深的大坑,叫城壕,里面是牛、驴、马市场。男女老少都喜欢在这里看上千几千头大家畜。陕西、灵台、泾川、平凉、镇原、庆阳的牲口都在这里集中,里面人要走过去很难。真正的买主、行家首先看牛驴的牙齿,叫看牙口,就能一口说出年龄,一口定下价格。城墙向南向东缠绕过去,最多的是牛马和羊。城壕很宽,生意盎然。东西相望,城壕南是大路,南城墙是完整的,和泾川县县城城墙没有什么两样。

西门外,西面北面城墙基本上也是完整的,1970年代把高平完小的操场,修成高平公社,大门向西开。在西门的南面是一面墙,过去是两层三间楼。大门楼在中轴线上,就是一面高高的青砖做成的大墙,中间用白灰划缝。墙中间有大铁门,挂着高平公社革命委员会的牌子。走向大门,威严不已。我进去找过正在这里检查工作的县委书记,自我推荐去兰州当工人。他蹲在院子里的菜地边上抽烟,说,招工的事情,公社里就能办,我还能管上那些事。我还给去了新疆的妹妹办过户口,往门口一走,双腿战战兢兢的。大门从来不开的,是从那个小门进去的。四面都是房,剩出一个方方正正的大院子。和大门相对的是一个大会议室,深蓝色的油漆门窗。全公社人、全公社的脱产干部看见就害怕的刘书记、赵书记,是随随便便不能说上一句话的。1980年代以后,公社改成乡政府,所在改成现状,天下衙门朝南开,大门开在街道以北。

公社以北,完整的城墙一直通到仓库门口即东门。高平完小突了出来,挖掉了城墙,在距离公路不远处打起来土墙,有架子车能出进的后门。我们生产队管理师生厕所,可以用全部的粪土,为农业学大寨助力。我的推车子就在这后门里推出来,推上一个坡,在公路上就能松一口气,一直推到生产队的地里,推一趟一分工。向东,城墙还在,缩进去了一大片空地,是供销社、医院的后院,后门就在城墙里开。我们生产队也管理医院的厕所,同样要运出粪土,让多少生产队羡慕啊。

原来的高平公社搬走以后,那个院子成了招待所。一个姓任的老汉在经营,有很多出公差的、外地的旅客住宿,吃饭就在高平供销社的食堂。他的抽屉里有各种各样的香烟,随时可以去买,他的嘴里也一直叼着香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