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作家张怀群
作家张怀群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84,845
  • 关注人气:4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怀群)1977年以前的高平街道(2)

(2023-04-01 21:06:35)
标签:

乡公所

银匠家

高平完全小学

高平人民公社

银货

分类: 圣地泾川·地望与人望

 卫生院之西是供销社,农民一直把供销社叫合作社,盖因50年代成立的时候叫供销合作社,简称合作社,社员是股东。以后改为供销社,合作社的功能被废除,但是不改口,50后以前的人把合作社叫了一辈子。就像生产队在消失之前一直叫农业社,现在回顾起来还叫农业社,因为解放以后第一批农村组织就是农业社。供销社和街道两侧的公私门点没有两样,一律的铁红色的店铺有二三十间,有私人弹棉花的店,私人的小百货商店已经被关闭。1968年左右,拆掉了这些店铺,盖起了高大的现代式的七八间店铺,相当于高平公社的“百货公司”,现代文明在这里集中展示,每一个集日,门外面挤满了人,开门人要以闪电般的动作,开门、闪开在一瞬间,否则,会被哗啦一下冲进来的人流塌倒。花花绿绿、各种气味混合的百货冲击力太强了,让男女老少感觉到进入了大城市。东西两边开门,农民第一次见到商店开两扇门,门如此高大,窗户也很大。外面一律的青砖子和基础、白墙。门窗、出檐是橘红色,这种颜色在过去的街铺没有出现过。出檐的护板是欧式的。两个大门外用水泥做的台阶,这是高平街道历史上第一次用水泥做台阶,施工当中,不能让阳光暴晒,支撑起大片的白布遮了好几天,有工匠一脸严肃的不停的洒水,这个过程吸引了全公社的乡下人接踵参观,让其眼界大开,让水泥这个词显得很神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