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流丽杰特 说黄叶

(2012-03-16 09:49:38)
标签:

流丽杰特

说黄叶

杂谈

分类: 诗词时事

[转发]  情辞并茂 流丽杰特

 

             ——李树喜《卜算子·黄叶》读后

 

                        宋彩霞

 

  李树喜先生以手机短信见示他的《卜算子·黄叶》,眼前为之一亮。此作亦忧伤亦美丽,情辞并茂。一种被召唤的感觉,从深深的感触中生发出来。故写下下面的文字,刍荛之见而已。

全词如下:

   君自早春来,又向深冬去。万绿丛中一抹黄,淡淡秋痕迹。  遍处是红颜,谁个能知己!待到千山寂落时,踏雪来寻你。

首句开门见山,直入主题。晚清况周颐《蕙风词话》云:近人作词,起处多用景语虚引,往往第二韵约略到题,此非法也。起处不宜泛写景,宜实不宜虚,便当笼罩全阕。李程作《日五色赋》首云:德动天鉴,祥开日华。'旨可通于词矣。正合作者是词技巧。又向既递进又具动感。

“万绿丛中一抹黄,淡淡秋痕迹。”流丽之句。与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多谢洛城人词和《抛球乐》春早见花枝,朝朝恨发迟。及看花落后,却忆未开时异曲同工。

 遍处是红颜,谁个能知己?此句是上句的注脚,是词眼,无此句也便没有下句。是清语,非绝语,与上句相连接,给下句做铺垫,遂成奇艳。得此一句,便觉竟体空灵。此等语愈朴愈厚,愈厚愈雅。至真之情,由性灵肺腑中流出,不妨说尽而愈无尽。在历经风霜雨雪,尝遍生活酸甜苦辣的同时,对人赖以生存的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进行深层的思考;对历史的反思和现实的追问,闪射出理性之光,辽远、深阔。他毫不隐饰,把自己摆进去,又和盘托出了,这才是诗人特有的气质。非性情厚、阅历深未易道得,余喜极咏之,虽寒冬季节,但觉日丽风喧,淑气扑人眉宇,令人爱不忍释。所谓风流高格调,其在斯乎。

 待到千山寂落时,踏雪来寻你。语淡而情深。不曾作态,恰妙造自然,婉曲而近沉著,新颖而不穿凿。与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荷花相送到青墩堪相媲美。诗发乎情,方能感人之情与撼人心魄。树喜先生这首词,从春到秋,从遍处红颜到日趋零落,构成了一幅画图,气象阔大,感情高远,诗情浓郁,令人肝肠沸烈!可见树喜表面是在写今,实际是在写古;看起来是在写物,实际是在写历史。是在进行着近乎悲壮的寻觅,在不被关注的角落里歌唱。唯斯难能最难能啊!这正是树喜艺术手法的高超之处。刘勰《文心雕龙》寂然凝滤,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盖此之谓也。

   古今咏红叶者多矣,咏黄叶者亦常见。但树喜别出心裁,独开一支,将黄叶与红颜、知己相联系,且准确传神,哲理独具,于娓娓道来中铺陈,似不着力处见工。一再吟诵,反复品味,短短四十四字,通灵剔透,其淡入情,其丽在神,故沁人心,令读者久久不能忘怀。又,作者笔下黄叶身份品性绝高,竟比红叶过之而无不及。看似不甚经意,所谓得来容易却艰辛。诚哉斯言!

 

                                                2011年12月3于京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