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松林 刘征书简
(2012-03-11 15:56:17)
标签:
霍松林刘征书简杂谈 |
分类: 诗词时事 |
霍松林 刘征 李树喜书简 - 关于诗词的“持正知变”
李树喜致霍松林
尊敬的霍老:您好!
中秋常德诗会(注1),曾期当面求教未果。仰望之情,愈加切切。故致一书,乞恕冒昧。
我在光明日报工作20余年,退休后转至中华诗词学会,希望多有向您求教的机会。您的“诗词新论”的主张,是我认为当代诗词“持正知变”的纲领性文件,我于此亦有所思考。经检点《唐诗三百首》中五律、五绝,得出其半数“出格”并认为应当肯定而不应置疑的意见。相关文章在光明日报和“中华诗词”均已发表。主旨是: 律诗有程式,出格亦多之。不救常精彩,律外有好诗”。已引起一些争鸣。我认为这是好事,并认为诗词界应“持正知变”,文章、诗韵当随时代也。附上的是已发表和将要发表的两篇关于“出格”的论文,请指教!
同时寄上我的一本诗集,其中自序和后面的“诗词絮语”,是我的基本主张; 习作诗词也体现了“新韵为主,适当放宽”的追求。
知您百忙,以搅扰为憾!
敬礼
霍松林致李树喜
树喜先生:
您好! 惠寄大著《诗词之树》及有关出格的论文都已通读,十分高兴。吾二人有不少相同处:属鸡,一同也; 逃学逃会,二同也(2); 谈诗论词,不谋而合,三同也。能不高兴吗?
您以“持正知变”赞许我的“诗词新论”,真有知音之感。我认为,用“持正知变”概括您的论诗卓见,也是十分准确的。祝您在这方面继续开拓,作出贡献。您的诗词不乏佳作,例如“春归如燕子,最早到农家,”真精彩! 即颂
吟祺!
松林 08.10.3
(注1)、08年秋华夏诗词常德颁奖大会,霍老本拟出席。李事先与霍老电话约定,面谈“持正知变”问题。最后霍老没能与会。
(注2 )、李诗集中,有关于自己属鸡和“泡会难成真记者,逃学多是好学生”的句子。
刘征答李树喜 (关于诗词出格)
树喜友:
诗很好,有历史的沧桑感。……; 文章(指李树喜关于出格的文章)改得很好。我加了一段话,未仔细琢磨,谨供参考。视诗律为铁律,乃唐以后特别是明清科举影响所致。某些“冬哄先生”借以吓人。(出格)在唐诗中并非罕见,这固然与当时“近体诗”格律在形成的初期,尚未完全凝固有关。更重要的是,当时的大诗人吟诗以充分表情达意,创造意境为主,不斤斤于格律,绝不以词害义。唐诗中有大量合于格律的好诗,也有如上所述不尽合格律的好诗。此类诗并不因其失律而减色。由此可见唐大家对待格律“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气度。当非常佩服三百首的选家,诗律已被科举弄得不得一丝或失的铁律时代,竟然有如此法眼。……君文大有益于松绑。
……我正在搬迁中,再加上急着看诗选校样,甚觉苦。淮安(指诗教会)不去了。你前往,可多了解些诗教的信息。祝
吟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