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学习公社 |
分类: 文学笔记 |
1.在宋初词坛上影响最大、成为词从晚唐五代过渡到宋代的关键人物是
晏殊
2.一生身居要职,有“太平宰相”和“富贵词人”的作家是晏殊
3.北宋专工令词而且以词名世的第一人是晏殊
4.晏殊的词集是《珠玉词》
5.上承五代南唐词的情韵,下启东坡词的疏隽与少游词的深婉,开宋词士大夫化的风气的作家是
欧阳修
6.在慢词体制形成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的作家是柳永
7.柳永的词集是 《乐章集》
8.《淮海集》的作者是 秦观
9.被誉为北宋词坛婉约派的“大家”、成为宋代婉约词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的作家是
秦观
10.晏几道的词集是 《小山词》
11.《东山词》的作者是贺铸
12.北宋大晟词派的代表人物是 周邦彦
13.北宋词的“集大成者”是 周邦彦
14.最能体现清真词艺术特色的是他的 咏物词和羁旅行役之词
15.周邦彦的号是 清真居士
16.强调“词别是一家”的作家是 李清照
17.易安居士就是 李清照
18.《樵歌》的作者是 朱敦儒
19.南宋词坛上讴歌隐逸生活和出世思想的词作大为盛行,首开其端的作家是
朱敦儒
多选题
1.北宋初期词,承续花词派与南唐词风而有变化,其代表作家有(BD)。
A.范仲淹B.晏殊C.柳永D.欧阳修E.秦观
2.在北宋词的创造时期,推动宋词发展的关键人物有(ACE)。
A.柳永B.欧阳修C.苏轼D.周邦彦E.秦观
3.晏殊在宋初词坛影响最大,他是(ABD)。
A.词从晚唐五代过渡到北宋的关键人物B.北宋专工令词而且以词名世的第一人C.开宋词士大夫化风气的人D.“富贵词人”
E.北宋初期艳情词的代表作家
4.下列作家属于北宋的词人有(ACDE)。
A.晏几道B.王令C.秦观D.周邦彦E.贺铸
5.下列词人属于南渡词人的有(CD)。
A.贺铸B.晏几道C.李清照D.朱敦儒E.陈亮
6.柳永是(ACE)。
A.《乐章集》的作者B.开宋词士大夫化风气的作家C.慢词体制的开创者D.北宋词的集大成者E.以赋为词的代表性作家
7.周邦彦是( ABE )。
A.北宋词的集大成者B.大晟词派的代表作家C.隐逸词派的开创者D.《淮海集》的作者E.张炎所谓“周情柳思”中的“周”
解释题
1.富贵词人
指北宋初期著名词人晏殊。晏殊一生居显官要职,养尊处优,有“太平宰相”之称。他在政治上无甚建树,而以词传名。他一生物质生活优裕,生活态度雍容闲雅。其词也多有祝寿、咏物和歌颂升平之作。这些宴游之余的消遣之作,多是在过分满足的生活中找一点春花秋月的闲愁来吟咏,虽无镂金错采的刻意藻饰,但掩盖不住其骨子里的富贵之气。总体而论,其词尚未摆脱五代绮艳词风之窠臼,故其有“富贵词人”之称。
2.周情柳思
代指柳永和周邦彦的艳情词,亦泛指其艳情。柳永一生辗转于各大都会,出入于歌楼酒馆,多有眠花宿柳、浅斟低唱的生活体验,故其情词在其词作中占有极大比重,而其中不乏秦楼楚馆的放荡和情俗渲泄的艳情之作。周邦彦的艳情词虽不是他的强项,但就取材而言,周词与柳词内容颇相似,且早年以写艳情为主。尽管周邦彦的艳情词中无淫词荡语,格调也较高,但由于多写儿女之情,后人还是往往把他与柳永相提并论,如南宋末年的张炎就屡用“周情柳思”来代指艳情。
3.南渡词人
即指北宋亡国后,由北宋逃到南宋的词人,其代表人物是李清照和朱敦儒。他们都生活于南北宋之交,在北宋都有四十多年的生活经历,并且都已是稍有名气的词人。靖康之变后,他们被迫南渡。由于政局剧变,国破家亡,身世飘零,使他们颇多家国之感和身世之悲。发而为词,多有凄苦的哀叹和深沉的感伤,词风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后人习惯把宋室南渡后由北入南的词作家称为南渡词人。
4.易安体
指李清照的词风。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其词艺术成就很高:能用浅近易懂、近于白话的寻常语表达清新的情思;能于词中融入国家兴亡的深悲巨痛而不失婉约词本色;能于词中表现出倜傥的丈夫气,即于温婉中有遒劲之气,于旖旎中透出刚健和俊爽。既写出了婉约词的忧伤绝唱,又非婉约词所能涵盖,这种婉约而不绮靡、柔中有刚、无脂粉气和闺阁气的词风,在当时独树一帜,广为流传,被称为易安体。
5.朱希真体(樵歌体)
指朱敦儒晚年的词风。朱敦儒字希真,南渡后,过了七年漂泊生活,写下了不少忧国事、叹飘零的词。在其被迫隐居的晚年,常放浪烟霞间,写下了大量的隐逸词,多透露出随缘自适、逍遥行乐,但又深藏忧怨,有较浓的虚无思想色彩。其词语言浅白如话,形象单纯、明净,风格飘逸自然。这种自成一格的词被称为“朱希真体”。又因其词集为《樵歌》,故亦称“樵歌体”。
简答题
1.简述北宋词发展概况。
答:词是有宋一代最有特色的文体。就北宋词而言,其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
一、初期 由宋初至仁宗天圣、庆历年间,代表人物是晏殊和欧阳修。他们基本上是承续了花间词和南唐词的传统,而又有所变化。晏殊是词从晚唐、五代过渡到北宋的关键人物,他虽仍多作小令,但开拓了宋词婉约派的正宗风格,并在词的内容、表现手法、音调词格方面法都有重要贡献。欧阳修词虽未脱艳词的传统格局,但他上承五代、南唐词,下启东坡、少游,对词内容的拓展、格调的变化和艺术手法的创造方面均有贡献,首开宋词士大夫化之风气,在宋词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创造时期 由仁宗天圣、景祐以后至哲宗朝,代表人物是柳永、苏轼和秦观等。他们是推动宋词发展的关键人物。柳永是慢词体制的开创者,使宋词由小令阶段进入慢词时期,他对词题材的开拓、铺叙及雅俗兼得的艺术特色,对宋词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苏轼对词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见第三章)。秦观词是宋代婉约词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转折,是北宋婉约派词的大家。
三、总结时期 由哲宗末年至北宋亡国。代表人物是周邦彦。周邦彦是北宋词的集大成者,在对词的审音定调方面、在词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创作风格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其典丽精工的词风实开南宋雅派词之先河。
2.简述晏殊词的艺术特色。(燕含美元、表内心、够巧、少激情字、情有思、语凝淡有味)
答:晏殊是北宋专工令词并以词名世的第一人。其小词从五代词脱胎而来,词风近于南唐之冯延巳。由于他一生官居显位,养尊处优,故其词多祝寿、咏物及歌颂升平之作,也有为数不少的感伤之作,多在过分满足的生活中吟咏自己春花秋月之闲愁和无端的伤感。但在艺术表现上却有其独到之处:
其一,晏词中极少出现感情色彩激烈的字眼,而是努力营造一种情中有思的意境,表达一份闲雅的无可奈何情调和少许敏感而旷达的惆怅,一往情深,婉丽隽永,表现出一种雅致含蓄的倾向。
其二,晏词语言凝练,平淡而富有韵味,明净圆融,写富贵而不鄙俗,写艳情而不纤佻。
其三,晏词构思曲折精巧,表现自己对多彩人生的内心体验,耐人回味。
晏词这种精美圆熟的艺术表现和雅致含蓄的倾向,开拓了宋词婉约派的正宗风格,展示了宋词的新特色,对婉约词乃至整个宋词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简述欧阳修词艺术风格多样化的特点。
答:欧阳修的词由于在题材和格调方面都有新的开拓,故其在艺术手法上也有更多的创造,形成了其词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欧阳修那些表现对人间美好事物的赏爱,对酒当歌时的宦海浮沉、人生无常的悲慨的作品,如《朝中措?平山堂》等,已脱去晚唐五代词的脂粉气,以缠绵而旷达的笔调写清新明晰的景物、抒深澈隽永的情致,使词风向清空疏隽方面发展,开苏轼词直抒胸臆之风气。
情词艳曲在欧词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中写得最多、最好的是描写男女相思、离情别恨的恋情词,如《踏莎行?候馆梅残》等,能在短幅之中将景描写和心理刻画融为一体。它不以含蓄不露为特色,而是将感情不加掩饰地流露于字里行间,直接以情动人,自然真率,词风清新。其婉转细致处,对秦观、李清照均有影响。其《醉翁琴趣外编》中的五十余首艳曲,多采用慢词形式,通俗、泼辣、直露。这种轻柔妩媚的侧艳之词,确有浅俗浮艳之风。
欧词既有精致的小令,又有新兴的慢词;既有雅的一面,又有俗的一面,体现了其词风格和表现方式的多样性。
4.简述柳永对慢词发展的贡献。
答:北宋词的发展,至柳永而为一大变。
柳永之前,士大夫多作令词,至柳永,采教坊新声和里巷歌谣俚曲制作慢词长调,使歌词复与民众接近,变旧声为新声。他真正放下了文人士大夫的架子,长期和乐工、歌女合作,为长调慢曲填词。
在宋词由小令阶段进入慢词时期的过程中,柳永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奠定了慢词的形式和体制,成为慢词体制的开创者。
与体制相关的是创调。柳永的慢词多不沿用旧词牌而自制新调,在宋词的八百多个词调中,就有一百多个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的。
词体至柳永而始备: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均已风起。
柳永在词体和词调方面的开拓和创新,为宋词的表现功能和艺术风格的拓展奠定了基础。由于篇幅增长,词的容量增大;体制恢张,可以开阖变化,为作者驰骋才情、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也直接为苏轼革新词体和“以诗为词”创造了前提条件。
5.简述柳永词的俚俗色彩。
答:由于柳永长期混迹于市井之中,出入于秦楼楚馆,故其词以接近市民文艺的俚俗色彩而著称。
从题材内容看,他写了许多描写都市繁华的词,以写都市风貌、都市生活风俗和反映尽享太平的市民思想为主,如其《夜半乐》、《望海潮》等,反映了都市经济的繁荣、别具特色的山水风物和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其歌妓词数量最多,虽不乏放荡和情欲的宣泄,但更多的是写才子佳人的恋爱情调。这些内容使其词更加贴近市民和普通人的生活。
从艺术表现看,他能将有趣的白话、井巷俚语加入词中。特别是那些歌妓词,不讲深婉含蓄,不用比兴寄托,而是大胆直率地将自己与歌妓的交往和感情纠葛示人,见眼中景色即说意中人物,不加掩饰,成为男女爱恋情欲的直白,可谓尽而又尽,浅而又浅。
柳词这种贴近普通人的生活和思想的内容,这种浅近俚俗,词语尘下的表述方式,确实构成一种平民化的风格,使其词成为当时最通俗的大众歌曲,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欢迎,赢得了“凡有井水饮处都能歌柳词”的声誉。
6.简述秦观婉约词的艺术特色。
答:北宋词自晏殊、欧阳修始,因受“诗庄词媚”传统的影响,已形成了一种婉约的风格,至秦观而达于炉火纯绵的地步。
秦词多写儿女之情,即使那些写自己谪居生活及身世之感的作品,也多并入艳情。但已将传统应歌之词的淫靡气息作了一番洗涤和净化,变病态描写为其情歌颂,形成特有的哀婉深沉的情调。
秦词以抒情为主,较少叙事。但常在关键之处插入优美的景语。这种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能化景物为情思,既不像苏轼词那样豪纵奔放,又不像柳永词那样坦率直陈,而是讲究含蓄蕴藉,使那本欲畅达的感情有所收敛和顿挫,空灵婉转,维护了词体的本色。
秦词语言精美,意蕴悠深。他常以寻常语入词,但措语精巧,几句是有句皆隽,无字不雅,淡而有味,浅而有致,于轻描淡写之中蕴含丰富的情感,轻柔婉约,情辞兼胜。
秦词善用婉转的词调表达感伤的情绪,于含蓄婉约之中透出凄苦缠绵,于小令的含蓄蕴藉、秀雅缜密和柳永词的真率自然、通俗流畅之外,另开以情韵取胜之新风,是宋代婉约词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婉约词的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7.简述秦观词的情致。
答:秦观词多写儿女柔情,故有秦词“专主情致”之说。秦词保留了传统应歌之作那种柔婉缠绵的特色,语调深婉,具有幽约曼妙的情韵,如其《望海潮》(梅英疏淡)、《满庭芳》(山抹微云)等,善于通过凄迷的景色,用婉转的语调表达感伤的情绪。
其慢词也以铺叙为主展开词情,但常在关键处插入精妙优美的景语,使本欲畅达的感情有所收敛和顿挫,而从蕴藉的词境中透露出来。
秦观这种以抒情为主,少叙事,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能化景物为情思,于委婉含蓄之中含有凄苦缠绵,于轻描淡写之中蕴涵凄厉之情,使其词意蕴幽微而丰美,避免了精俗和质实,显得空灵婉转而颇富情致,具有情辞兼胜的特色。这种清丽典雅,婉曲蕴藉,以情韵取胜的词作,开北宋婉约词之新风,秦观也不愧为北宋婉约词之大家。
8.简述晏几道词的艺术风格。
答:晏几道与其父晏殊皆为著名词人,合称“二晏”,但其词却一洗其父词那种雍容典雅的风格气度,形成特有的凄楚哀怨的感伤情调,特色独具。
工于言情是《小山词》最重要的特色。小山词多为抒写自己的心灵之作。他亲历了家庭的由富贵到衰落,切身体验了仕途失意后的真正哀愁;他又是一位“情痴”,词中多有对昔日富贵生活、歌舞爱情的追思怀念,特别是对蘋、云、莲、鸿四位歌女的苦恋,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构思巧妙,手法多样,是小山词的又一特色。他善于运用不同的构思方式来表达相似的题材、抒发相近的情怀,尤擅在飘渺幽微的梦境中,捕捉更深、更细、更微妙的心理活动。他多用情景互衬的手法,又善于吸取慢词的创作经验来写小令,使其作品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和清刚顿挫之致。
语言精美是小山词的又一特色。其词造语曲折深婉,典丽精工,又善于化用前人诗句,使其词的语言委婉细腻,浅处皆深,而又清新俊逸,不露雕琢痕迹。
小山词这种清丽典雅的风格,向为人们称道 。
9
.为什么说周邦彦是北宋词的集大成者。
答:周邦彦一生的主要成就在词的创作方面,王国维比之为“词中老杜”,意谓周邦彦是北宋词的集大成者。谓周词“集大成”,可从三个方面来看:
第一、从词调的搜求、审定和考证方面看,他作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审音定调,使许多词牌规范化,他兼有集成和创制的功劳。
第二、就其写作功力的成就而言。他善于体物言情,描绘工巧周至,又善于融化前人诗句,炼字妥帖工稳,讲究音律章法,表现手法丰富。
第三、从创作风格来说,清真词能集北宋词自柳永至秦观、贺铸等人之成而独具特色。他发展了柳永以赋为词的铺叙手法,兼取秦词的柔婉、贺词的艳丽,综合成自己善于勾勒、妙于剪裁、精巧工丽的典雅作风。
10.简述“易安体”的艺术特点。
答: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其词艺术成就颇高,在当时即广为流传,被称为“易安体”。“易安体”的主要艺术特点有三:
第一、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是“易安体”最突出的特色。李清照论词,力主“词别是一家”,竭力维护词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本色。她发展了柳永词用语浅近的特点,却又不同于柳词的俚俗。她能化俗为雅,能将浅俗的文字联缀成极其清新鲜丽的文句。她不追求辞藻华美,也不刻意用典,而是用从口语中加工提炼的、明白省净而富于表现力的诗的语言,表达清新的情思,创造出不寻常的意境,明明白白,清丽自然。她又妙解音律,所作词无一字不协声律。其语言既体现了婉约词人精于修辞、造句工巧的优长,又大量妥帖生动地化用口语,集雅俗于一体,明白如话而又清新精工,极富艺术表现力。
第二、易安词既主要写自己的生活、心理和情趣,又融入了国家兴亡的深悲巨痛,尤其是其后期词,将个人的悲思愁绪与感时伤乱的家国之痛融为一体,既不失婉约词之本色,又具有凄壮悲怆的格调,读之令人凄怆欲绝,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是对传统婉约词的新发展。
第三、易安词既有女性词的温婉柔丽,又有一般女性词所缺少的贞刚之气,亦即人们所说的林下风,丈夫气。她能将委婉的情思与俊爽的襟怀融合在一起,于柔丽旖旎之中透出道逸洒脱、婉约而不绮靡,无脂粉气,无闺阁气,这种不让须眉的豪爽俊逸之气,使其词别出于一般意义的婉约词而独标一格。
11.简述“朱希真体”的艺术风格。
答:朱敦儒字希真,所谓“朱希真体”,专指其晚年被迫隐居之后所写的、独具一格的隐逸词。
“朱希真体”多写作者看透尘世之后随缘自适、逍遥行乐、但又深藏忧怨的生活和思想,具有较浓的虚无思想色彩。词中表达了作者旷达疏放的情怀,于淡旷的境界中透出超然物外的洒脱格调。
“朱希真体”语言浅白如话,形象单纯明净,于自然放旷中略带一点懒散颓废的色彩,形成飘逸闲放的独特风格。
“朱希真体”在南宋词坛有不可低估的影响。自此之后,讴歌隐逸生活和出世思想的词作日渐兴盛,几乎构成一个多写尘外之想的隐逸诗派。
论述题
1.论柳永雅词的艺术特点。
答:柳永是一位士人作家,通晓音乐,有深厚的文学素养,故其词除有俚俗一面之外,更有典型的品位。
柳永雅词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赋为词。他善于融合曲词和辞赋的长处,成功地将赋体笔法引入慢词的创作中来,增加词的叙事成分。柳词充分发挥慢词铺叙之长,加强了宋词的艺术表现力,这是其雅词的最成功之处。
由于赋法的移植,便可用铺叙递进的方式,对事情发生的过程和场面进行逐层描绘,展现出不同时空场景中人物不同的感情心态,从而大大扩展了词叙事、写景和言情的空间。柳永极善于铺排式的叙事和白描式的抒情、写景结合起来,写得情景交融。如其《雨霖铃》(寒蝉凄切),章法、句法和用字都极为讲究,领字和对句的妙用,创造了情景递进的铺叙模式,将叙事、写景、抒情作了巧妙的安排,使全词层次清晰而又波澜叠生,给读者以极大的回味余地。他的一些羁旅行役词也充分体现了以赋为词的特色,如《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柳永雅词语言精美雅丽,警句妙语叠出,叙事详尽,绘景工巧,抒情尽致,具有极强的语言表现力。加之作者精通音乐,故词的音律协婉,声情并茂。
将赋体的铺叙手法运用到慢词中来,极大地开拓了词境和丰富了词的艺术表现手法。加工柳词雅不避俗,雅俗并陈,使其雅词兼具士大夫之词与市井之词特色,雅俗共赏,面貌独具。
2.论柳永词在宋词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答:北宋词至柳永为一大变,在宋词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柳永对宋词的题材内容有新的开拓。柳永写了许多描写都市生活和歌妓的词,颇有新的内容。由于他一生辗转于各大都会,故描写都市的山水景物、繁华热闹、商旅及市民生活风貌等,成为其词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是他对词的题材的一大开拓。描写歌妓在柳永的情词中占有极重的分量。除秦楼楚馆的放荡和情俗等传统内容外,歌妓们的温柔多情、善解人意得到了充分的理解,对她们在生活中的悲喜感情,理想愿望也有真切的表现,这也是以往词中不多见到的。
第二、柳永对慢词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柳永是第一个大量写慢词的作家,是慢词的真正开创者,在慢词体制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并使宋词开始由小令阶段进入了慢词时期。在创体的同时,柳永在创调方面也成就卓著。柳永之前的宋代词人,多沿用唐、五代的词牌,而柳永的慢词则多用新调;即使词牌与唐、五代相同,在词的长短与分句形成上也多有不同。在宋代八百多个词调中,有一百多个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词的体制也是至柳永而始备,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均已应用,为拓展词的表现功能和艺术风格奠定了基础。
第三、以赋为词。他融合曲词和辞赋之长,创造性地将赋体的铺叙笔法移植到慢词的创作之作,增加了词的叙事因素,将铺排式的叙事和白描式的写景抒情结合起来,极大地丰富了词的艺术表现手法,扩大了词叙事言情的空间。
第四、柳词语言有俗有雅,雅俗兼得。他既善于将有趣的白话加入词中,既浅且尽,构成一种市民文艺特有的俚俗色彩和平民化的表述风格,又能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使词音律协婉,语言优雅典丽,警句叠出,表现出文人词应有的典雅的品位。柳词雅不避俗,俗不伤雅,雅俗共赏,为词的普及做出了重要贡献。
柳永对词的多方面开拓,是对词进一步的解放,使宋词面目一新,同时,也为苏轼的“以诗为词”创造了前提条件,为宋词成为有宋一代最有特色的文学样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3.论周邦彦词的艺术特色。
答:周邦彦早年多写男女艳情,词风近于柳永,故张炎有“周情柳思”之说。然而最能体现清真词艺术特色的,则是他后来写得颇多的咏物词和羁旅行役词。其主要特色有:
第一、巧妙地将赋的体物描写技巧与词的写景言情结合起来,即对柳永“以赋为词”的新发展。柳词的铺叙多用直笔,而周词的铺叙却好用曲笔,惯用倒叙。其词往往于叙述中穿插一些片段的情节,将昔日的往事和目前的处境做时空交差的叙说,表现方式曲折含蓄;又以层层铺排的方式摹写人情物态,工巧细致,开创了慢词铺陈叙写的新方法。
第二、词的章法结构极为讲究。周词不以自然感发为主,而以思力安排取胜。其词内容多种,手法多样,作者能通过精巧严密的结构,使它们归于和谐统一。作者还善将情节化的趋向引入慢词,为展现自己复杂的感情历程,在章法,结构方面苦心经营,变化多端。情事的转换,时空的变化,写景、叙事及言情的穿插,实写与虚拟的交错,让人眼花缭乱,但作者均能匠心独运,巧于结构布局,在回环往复的铺叙、勾勒中,达到情景和谐、意境浑融,既显示了作者的深厚工力,也构成了其词沉郁顿挫的风格特色。
第三、清真词语言精美典雅,声律精严和谐。周邦彦继承了柳永以俗语入词的传统,但能取其通畅明白,弃其俗滥尘下,做到了俗中透雅,清新明丽。但周词更注重字句的锤炼,遣词造语,无不精警工巧。他又极善于隐括化用前人的诗句入词,并能在字面和意境两方面进行融化贯通,将其发展成一种较为完备的作词的语言运用艺术。周邦彦妙解言律,工于倚声填词。既注重制腔造谱,又讲究声律的轻重清浊,讲究词自身的节奏旋律,达到词与乐的完美结合。
总之,周词既富艳精工,极尽人工之巧;又有清丽自然,浑厚圆美一面。其缜密典丽的风格,开婉约词中重格律的一派,对词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4.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答:李清照的生活和词的创作,均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她天资聪明,博学多能,生性洒脱,加之生活优裕,爱情幸福,故其前期词充分表现了年轻女子的天真活泼和极细腻的儿女柔情,轻倩绰约,自然妩媚;南渡后,国破家亡,屡遭丧乱和磨难,词中多写家国之思和身世之叹,充满了孤寂沉郁的感伤之情。其词尽管前后期有着明显的不同,但作为“易安体”,有一些基本艺术特色则是共同的。

加载中…